宜春评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9538
颗粒名称: 宜春评话
分类号: J826
摘要: 宜春评话是袁州区民间一种独具特色的曲艺品种。自明末清初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民间盲艺人口头传唱于袁州农村集镇、屋场,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是深受宜春人民喜爱的一个传统曲种。
关键词: 宜春市 宜春评话

内容

宜春评话是袁州区民间一种独具特色的曲艺品种。自明末清初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民间盲艺人口头传唱于袁州农村集镇、屋场,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是深受宜春人民喜爱的一个传统曲种。
  评话大都是只讲不唱的,宜春评话却是有说有唱、以叙述为主的坐唱。它最早流传于早年袁州府的宜春、分宜、萍乡、万载、铜鼓境内。宜春评话作为一种说唱形式的曲艺,是隋唐说唱文学发展成元、明、清的鼓调中派生出来的,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据传宜春曾有两个乞丐帮派,即所谓“东行”和“西行”,两行都有各自的技艺,“东行”唱评话,“西行”打莲花落、打花棍、玩蛇等。由于“西行”的乞丐大多数不是盲人,后来逐渐转成其他行当的劳动者,于是“西行”这个组织也随之解体。而“东行”的乞丐或被送来学艺的小盲人,必须参拜八仙中的曹国舅和张果老两名尊师,唱评话用的楠头、渔鼓两项道具就分别代表这两名尊师。没有加入“东行”的盲人,唱评话时只许敲打脸盆,不准击楠头、敲渔鼓。这个组织有管理乞丐的头人,有传授技艺的师傅,还有掌管收支的账房。盲人学艺,全按这个行规章法办事。长期以来经过许许多多民间艺人的创作、加工和教习,逐渐形成了具有宜春地方独特风格的曲艺流派,故称“宜春评话”。
  宜春评话旧时多由盲艺人演唱,演唱者左臂托着评话筒(形似渔鼓的击节乐器),左手指夹一小竹片敲击筒壁,右手指拍击筒底,以掌握节拍,烘托气氛。基本曲调有〔文词调〕、〔板调〕、〔合调〕,专用曲调有〔凡调〕、〔梦调〕等。传统曲目以长篇为主,有《金钗记》、《卖水记》、《乌江渡》等数十部,多半取材于民间传说。另有一些小段,如《懒婆娘》、《十劝嫂》等,这些小段风趣诙谐,富有生活气息。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挖掘民间艺术,积极继承和发展宜春评话这个民间艺术传统,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革新。在保留一些传统曲目的基础上,编演新的曲目。伴奏增加了锣鼓、唢呐、胡琴,丰富了伴奏音乐,使宜春评话得到进一步普及流传。几十年来,袁州区的文艺工作者编创了不少宜春评话节目,宜春评话得到了极大发展,创造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在1989年11月全国长治杯曲艺大奖赛中,宜春评话《英台绣花》获创作、音乐设计和表演三等奖,另有宜春评话《送春》代表江西赴天津参加“首届中国曲艺节”展演,深得专家、观众好评。从此,宜春评话这一曲种进入了《曲艺辞典》,登上了文艺领域的大雅之堂。2004年,宜春评话《小平小道》获第十三届群星奖金奖。宜春评话优美动听的旋律,引起了许多音乐专家的关注。著名作曲家解策励先生曾将宜春评话中的“合调”改编为“江西评话”在全省流传。其创作的全国28首广播金曲之一的《请茶歌》,使用的音乐素材也是宜春评话。
  宜春评话简便灵活,通俗易懂,特色鲜明,幽默辛辣,启迪智慧,植根人民,带有鲜明的地方性、群众性、传承性,在当地岁月漫漫,源远流长,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它是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极其珍贵的一部分。2006年,江西省文化厅将宜春评话确定为江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解策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江西省文化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