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3万余“归鸟”展翅起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9065
颗粒名称: 丰城市3万余“归鸟”展翅起飞
分类号: F241.4
摘要: 丰城市先后有3.08万名外出农民工返乡,丰城市委、市政府采取措施推动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为推动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建立农民工台账、电子档案和转移就业信息发布制度“实现农民工技能与企业需求的”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月”来自全国各地的106家企业提供了2万多个工作岗位,实施以产业带企业、以企业带实体、以创业促就业的“催生了服装老板周新华、板材老板陈泉荣、鹌鹑养殖老板罗正生等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引导人回乡、钱回流、厂回迁、业回创,拓展返乡农民工创业空间。
关键词: 创业 就业 丰城市

内容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以来,丰城市先后有3.08万名外出农民工返乡。为了化危为机、转忧为喜,丰城市委、市政府采取措施推动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使全市3万余名“归鸟”展翅起飞,在返乡潮里演绎了一浪高一浪的创业潮。为推动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该市一是“双向对接”架金桥。建立农民工台账、电子档案和转移就业信息发布制度,实现农民工技能与企业需求的“双向对接”。今年2月该市组织开展了“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月”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106家企业提供了2万多个工作岗位,达成用工意向1.856万个。二是“十百千万”送福音。实施以产业带企业、以企业带实体、以创业促就业的“十百千万”工程,即培育十大产业,壮大百家企业,造就千个经济实体,提供3万个就业岗位,让“归鸟”变成“留鸟”,催生了服装老板周新华、板材老板陈泉荣、鹌鹑养殖老板罗正生等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三是人财回流兴产业。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引导人回乡、钱回流、厂回迁、业回创,拓展返乡农民工创业空间。杜市镇农民工曾在广东东莞等地创办了24家针织企业。该镇出台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动员他们集体回迁,现有4家企业回迁到位。去年9月回乡创业的协和毛织厂厂长王兵华,如今在家门口把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员工最低月收入可达1800元。针织企业返乡创业成功的“磁石效应”,在全市掀起了一股“凤还巢”旋风,波及到服装加工、废旧金属拆解、羽绒加工等产业。四是山水之间探“宝藏”。利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引导返乡农民工投身农业开发。白土镇是全国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农民每种植1亩油茶,政府补贴420元。该镇岗霞村400多名返乡农民工相继投资建起了油茶苗圃基地740亩。该市还引导返乡农民工发展富硒产业,生产富硒茶油、富硒大米、富硒蔬菜等系列农产品,打响富硒特色品牌。五是瞄准“空当”闯新路。盯住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风险不大的产业,引导返乡农民工“钻空子”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同田乡依托赣江黄金水道和高品质沙卵石资源优势,乘势发展沙卵石采掘运输和船舶制造业,现已拥有运输船只300余艘,运力达40余万吨;挖沙船只50多艘,年产值4000万元以上;船舶生产企业4家,年造船能力200艘以上。并带动了船舶维修、五金、机械加工、电(氧)焊、沙卵石采掘等配套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返乡农民工创办此类企业27家,带动2500余人就业。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周育林
责任者
周新华
相关人物
陈泉荣
相关人物
罗正生
相关人物
王兵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丰城市委
相关机构
丰城市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丰城市
相关地名
杜市镇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东莞市
相关地名
白土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