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就业有何新趋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8827
颗粒名称: 我国农民工就业有何新趋向
分类号: F241
摘要: 权威部门统计,2009年返乡农民工有7000万人左右,比常年多10%。目前还有1100万外出农民工尚未落实工作岗位,20%以下的返乡农民工还在寻找工作或创业、务农。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 劳动力市场

内容

农民工就业形势是否依然严峻?农民工就业趋向是否发生变化?如何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题?这些社会关注的热点在31日举行的全国农民工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上有了答案:形势依然严峻,就业趋向呈现三方面变化,促进农民工就业要多措并举。
  数字凸显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
  据权威部门统计,2009年返乡农民工有7000万人左右,比常年多10%。目前还有1100万外出农民工尚未落实工作岗位,20%以下的返乡农民工还在寻找工作或创业、务农。下半年,农村还将有700万初、高中毕业未升学的“两后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此外,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在经济放缓的条件下,由于缺乏技能,难以满足企业岗位要求。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最大就业群体。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以每年500万人左右的规模不断增加。去年10月以来,由于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新增岗位相对减少,使得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突出矛盾与技能人才相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并存,农民工正面临着新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就业趋向正在发生三个方面的变化
  目前,随着扩大内需等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农民工就业趋向正在发生三个方面的变化。据杨志明介绍,这些变化分别是:——农民工集中输入地由以珠三角地区为主转向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同步聚集。由于珠三角地区的生产企业对外依存度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就业岗位有所减少,随着国家重点项目的实施,主要输出地部分农民工转向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寻求就业机会。一吸纳农民工就业较多的企业逐步由出口加工型向拉动内需型转移。出口加工型企业订单减少,企业裁员较多,而铁路公路建设等主要供应国内产品需求的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单位,由于生产任务增加,用工需求随之有所增加。
  ——大量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向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就地创业转变。
  近年来,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发展条件的逐步改善,农民工回乡创业明显加快,正在成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成为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
  就业是农民工发展之基,关系农民工生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广开门路促进农民工就业。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工就业的促进作用,优先招用农民工参加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基建、轻工等10大振兴计划对扶持中小企业农民工就业的吸纳作用。
  发挥大型国有企业稳定就业防止大.规模裁减农民工的带头作用,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民工就业,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支持遇到困难的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釆用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发挥农民工“就业一人增收一户”的加法向“创业一人带动一拨”的乘法转变的推动作用,从市场准入、贷款发放、收费减免、纳税服务、工商登记、经营场所、信息咨询等方面积极支持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开辟农工创业“绿色通道”,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发挥返乡农民工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开拓作用,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工就业结合起来,组织他们参加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发挥组织劳务输出、培育劳务品牌、建设劳务基地、开展国际劳务的农民工就业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劳务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杜宇
责任者
杨志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