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滉《五牛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8715
颗粒名称: 读韩滉《五牛图》
分类号: J205
摘要: 今年是牛年。与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关系最紧密的动物非牛莫属。牛是农家一宝,是农民的半个家。直至今天,相当一部分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仍然可以这样说。
关键词: 韩滉 五牛图

内容

今年是牛年。与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关系最紧密的动物非牛莫属。牛是农家一宝,是农民的半个家。直至今天,相当一部分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仍然可以这样说。
  我们说一个人威风八面,牛!气壮如牛;说一个人架子很大,牛!牛气冲天;股市蹿红,牛!牛市暴涨。总之,牛成为一种有力量、有气势、有底蕴的图腾。欣逢牛年,国人莫不指望经济越来越牛,生活越来越牛,国家越来越牛。
  牛如此受人青睐,它成为历代文人吟咏画家描绘的对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光说画牛,古有巨匠韩滉,今有宗师李可染、范曾辈均为名家高手。这篇小文想说一说韩滉的《五牛图》,因为我觉得韩滉不仅仅是为牛写照,他还通过画牛,表达了某种对世事人生的思考。
  略知中国美术史的人不会不知道韩滉的不朽名作《五牛图》。韩滉,唐代德宗朝宰相。《新唐书•韩滉传》载:贞元元年(公元785年)韩滉因“缮治石头城,人颇言有窥望意,虽帝亦惑之。”大约有点功高震主的味道了。有的学者认为:《五牛图》作于贞元元年,这一年的干支为己丑牛年,韩滉作此“五牛图”是欲借南朝陶弘景的故事,曲折地表达他厌倦仕途、向往山林的心迹。是否就是如此?可以存疑。但不妨看看陶弘景的故事,韩滉想通过牛说些什么。
  陶弘景,南朝隐士。《南史•隐逸列传》记载:梁武帝屡次礼聘他入朝为官,皆不就,他画了两头牛:一牛散牧于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见了此画,心领神会,笑道:“欲敩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这里的“曳尾之龟”,出自《庄子•秋水》,庄子在濮水垂钓,楚王派使者来征请。庄子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年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涂,泥涂。庄子是说:与其显贵扬名于庙堂,如神龟之成为祭品,何如逍遥自在做一只自由的龟在污泥中曳尾而嬉!陶弘景的画与庄子是一个意思:是做一头悠闲于水草间觅食的牛呢,还是做一头被金笼头所羁供人杖驱役使的牛呢?答案自在其中。梁武帝知道牛不喝水难以强按头,自此打消了请陶弘景出山的念头。但国家每有大事武帝必往咨询问计,时人因此称陶为“山中宰相” 。
  来看《五牛图》,图为横卷,左边第一头牛,俯首扭颈于一荆棘丛边,似在蹭痒,又似在吃草。第二头,昂头伸颈,有目空一切、睥睨万类之态。第三头,面对观者,张口欢叫。第四头,行进间回首吐舌,状颇顽皮。这四头牛均无笼头羁绊,呈悠然逍遥之状。惟最后一头牛,鼻穿黄金圈,角扣青铁环。圈上缀以精致的红丝络,目光凝重严峻,而眉眼嘴角微露怨苦之色,似有不堪受缚的意味。如此看来,此五牛比之于陶弘景所画的两头牛,岂非有异曲同工之妙?前四牛如陶之第一牛,后一牛如陶之另一牛,这难道是巧合?
  故此,我认为:《五牛图》确是韩滉借此表明心迹的言志图。他希望唐德宗明白:他向往山林,向往陶弘景、庄子之风范,不愿做那一头被金笼头所羁绊的牛。何尝有什么“窥望”之意!这一点,连乾隆皇帝都看出来了。他在画卷上题了一首诗,头两句云:一牛络首四牛闲,弘景高情想象间。一语中的,点明了此画的旨意。
  今人读《五牛图))未必要知道此中隐曲。作为一幅不朽名画,图本本身带给我们的审美快感足可令人流连。此图中牛的形象准确生动,牛的精、气、神栩栩如生,粗笔细笔的运用,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牛的姿态和质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诚为国宝级之艺术遗产。当然,如果你还能读出画面背后的故事,领悟它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感悟,则能为你带来更多更深的教益。教人知道在失意坎坷之时如何自勉自励,在牛气冲天之时如何自制自处。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雷子龙
责任者
韩滉
相关人物
李可染
相关人物
范曾辈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