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的曾妈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8645
颗粒名称: “高墙内的曾妈妈”
其他题名: 高安市看守所所长曾凯帮教在押人员二三事
分类号: D631.7
摘要: 教育转化是看守所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监所安全的重要基础。曾凯从尊重在押人员权益入手,不断探索亲情化管理的新模式,致力于“减、缓、降”(减少对立抵触情绪、缓解社会对抗、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目标,遵循“以法管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原则,在确保监所安全、严格执行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主,大力推行文明管理、人性化教育理念。
关键词: 高安市 看守所 曾凯

内容

高安市看守所所长曾凯现年48岁,是目前江西省公安监管部门唯一的女所长。担任看守所所长11年来,她坚持管理与教育并举,安全与转化并重,将爱心洒遍高墙内外,被在押人员亲切地称为“高墙内的'曾妈妈'”,创下了监所11年安全无事故、民警无违纪的佳绩;多年被评为优秀看守所所长;2002年被评为“全国公安监管系统深挖犯罪先进个人;2008年她应约撰写的《我是如何当好看守所长的》一文被江西省公安厅网站全文转载,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在她的带领下,高安市看守所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年来,多年被江西省公安厅评为先进单位,并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两次;2002年荣获“全国公安监管系统深挖犯罪先进单位”;2004年荣获“全省公安监管场所执法环境先进单位” ;2007年被评为“全省公安监管场所先进单位”。
  “我妈都没有这样关心过我......”
  教育转化是看守所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监所安全的重要基础。曾凯从尊重在押人员权益入手,不断探索亲情化管理的新模式,致力于“减、缓、降”(减少对立抵触情绪、缓解社会对抗、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目标,遵循“以法管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原则,在确保监所安全、严格执行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主,大力推行文明管理、人性化教育理念。有过中学教师经历的曾凯始终把在押人员当作一群特殊的学生,要求民警在工作中做到“三要三不”,即要尊重人格、要关心疾苦、要解决困难,不打骂、不体罚、不侮辱。她用亲情、人情、真情拉近了与在押人员的距离,唤起在押人员向往正常人生活的欲望,在在押人员中形成了互相规劝、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争当“遵纪标兵”、争创“文明监室”的良好氛围。
  曾凯真情感化在押人员的故事很多,而她与死刑犯左某某的故事,最为感人,最具代表性。
  左某某是一个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以其为首的犯罪团伙抢劫、强奸、伤害等无恶不作。一年之内疯狂作案32起,受害者达33人之多。左落网后,对政府极端仇恨,拒不服从管教。
  为了做好左的思想转化工作,曾凯坐卧不宁,寝食难安,苦苦寻找工作的突破口。入狱后不久,左某某的右小腿处长出一连串的“母子疮”,虽经狱医多次治疗,仍然流脓不止,疼痛难忍。曾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用自己积累的医学知识,亲自配药,每天花上好几个小时为左清洗疮口,敷药换药。不久后,左的腿疾大为好转。曾凯无微不至的关怀终于敲开了左紧闭的心扉,他流着泪说:“从来没有人对我这样好,我妈都没有这样关心过我……我的所作所为真不是人干的,如果有机会,我一定重新做人,做一个好人……”后来,曾凯又找来字帖、字典,安排同监号文化程度较高的在押人员教他写字、识字,并鼓励他争取立功赎罪。在上诉期间,左泪流满面地对曾凯说:“无论改不改判,我都会抓紧时间学习,争取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警醒别人……"并交了一份2000余字的检举揭发材料。通过这一线索,高安市公安局成功地摧毁了以涂某某为首的由37人组成、作案50余起的恶势力团伙。
  “我今生最后一个要求是想见曾所长,我要亲口再叫一声曾妈妈。”
  死刑犯付某因抢劫杀人在高安市看守所羁押一年多时间,家人心如刀绞,度日如年。按照规定,法院未宣判之前,是不能安排家属会见的,但此时付某情绪低落,十分想见家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稳定付某情绪,曾凯买来数码相机、彩色打印机,多次为他及其家人拍照并传递,尽可能抓拍一些他高兴的镜头留给他的家人,将他家人的合影打印给他,付某十分感动。付某在行刑前,法官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他说:“我今生最后一个要求是想见曾所长,我要亲口再叫一声曾妈妈。”曾凯来到他面前,他含泪说了一声:“曾妈妈,谢谢,你的恩情只有来世再报。”他被执行死刑后一个星期,他母亲不知他的死讯,还给他送来衣服。曾凯赶紧将衣服收下,并电话告知他姐姐要注意老人安全,千万别让老人再过来,防止出事。他姐姐接到电话就哭了,说没想到曾所长会如此关心一个死刑犯的家属。后来他姐姐特意到看守所用u盘将他的照片带回,并说一辈子也忘不了曾所长为她家所做的一切。她流着泪向曾凯深深地鞠躬致谢。曾凯告诉她说:“不用谢,只要对别入多付出一份爱心,这个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多一份和谐。” 担任所长11年来,曾凯亲自为在押人员(有重刑犯、死刑犯、少年犯)治疗各种创伤(收押前所致)、疮疖2000余人次,自费为在押人员提供药品一万余元。由于对在押人员深入细致的工作、真挚热忱的关心,历年来高安市看守所关押过的40余名死刑犯和300余名被判无期或10年以上重刑犯,全部安全交付执行。
  “我总把您当作老师,每当自己受了委屈时就会想起您的教导,现在再也再也不去惹是生非了...…” 留所服刑罪犯的管理与改造是看守所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留所刑罪犯的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思想稳定,最终目标是使其重新做人。面对这些迷途的“羔羊”,曾凯像老师对待学生一样,用真挚的情感和无私的爱,帮助他们重拾自尊,积极改造,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熊某幼年丧母,父亲失踪多年,因而性情孤僻、脾气暴躁,在一次与人争执中将人推倒在地致死,被判刑四年。在高安市看守所服刑期间,公安机关在一建筑工地发现他父亲遗骸,并将两名凶手捉拿归案,关押在高安市看守所。他的精神受到很大刺激,情绪一度极不稳定。曾凯不是简单地将其收监,而是与他促膝谈心,给他讲述杀人凶手应该由法律制裁的道理。曾凯给予他更多的关爱:他生病时,主动带他去医院;与继母有矛盾,及时与他一道分析事情的原委,给他讲为人处世的道理,让他体谅继母;鼓励他今后要靠自己立足社会,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循循善诱的谆谆教导,使熊某感激地表示一定会积极改造,好好做人。由于表现突出,熊某得到了减刑11个月的奖励。刑满释放后,面对.村里人的指指点点,熊某在信中提到了自卑。曾凯看后立即回信,鼓励他正确面对“社会冷遇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让乡亲们刮目相看。随后,熊某靠自己的努力办起了猪场。在生意场上,难免有不顺心的事,遇到自己想发狠的时候,他总是会打电话与曾凯交流思想,然后冷静地去面对困难。离所八年多了,去年底熊某到看守所指导养猪时,对曾凯说:“我总是把您当作老师,每当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给您打电话请教;每当自己受了委屈时,就会想起您的教导。现在再也不去惹是生非了……对继母也不再仇恨了,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曾凯
相关人物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江西省公安厅
相关机构
高安市公安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高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