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洒热血写青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8278
颗粒名称: 甘洒热血写青春
其他题名: 记仰山乡西源村党支部书记熊焕文
分类号: K827
摘要: 当你走进奉新县仰山乡集镇,踏上通往西源村的水泥公路,就会感觉到一股浓郁的新农村气息扑面而来,公路沿线一排排、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格外醒目,一盏盏路灯仿佛在向客人招手,家家户户楼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似乎在告诉人们西源村温暖如春,村中心刚落成的村委会办公楼又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
关键词: 熊焕文 青春

内容

当你走进奉新县仰山乡集镇,踏上通往西源村的水泥公路,就会感觉到一股浓郁的新农村气息扑面而来,公路沿线一排排、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格外醒目,一盏盏路灯仿佛在向客人招手,家家户户楼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似乎在告诉人们西源村温暖如春,村中心刚落成的村委会办公楼又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入夜路灯齐放,给人留下西源村是仰山第二个小集镇的深刻印象。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是西源村党支部书记熊焕文为群众办实事的写照。
  “把坑坑洼洼的公路改造成一条水泥路是我要做的第一件事”
  这是熊焕文说出的朴实话。2003年,从部队退伍后的他经过村民海选当上村主任,同年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他便萌发了改造村级公路的念头,盘算着50余万元修路资金的筹集。于是,他跑市、县交通部门递送立项报告,数次找上级部门领导反映群众行路难、制约经济发展的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争得项目资金20万元。他还带头捐款并发动当地老板捐助支持建设。在他的模范带动下,村组党员干部及在外务工人员、在外工作的西源籍人士都纷纷捐款,村里紧缩出来的积蓄10万余元也全部投入建设。2006年10月,一条长3公里、宽4.5米的村级水泥公路竣工并投入使用,群众数十年的企盼终于变成了现实。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是我分内的事,也是我追求的目标” 熊焕文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一门心思扑下身子做工作。2007年,他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率先在钩形组进行试点,全面进行改路、改水、改厕,以此带动全村新农村建设。为节俭办事,他在购买水管、路灯等材料时,处处精打细算,不乱花一分钱。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他带领群众干实事,近3年钩形组50户人家45户统一建新房,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用上了冲水式卫生厕,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除几户孤寡老人外,家家户户实现了“十有”(有电话、有手机、有大彩电、有洗衣机、有冰箱、有电磁炉、有微波炉、有摩托车、有太阳能热水器、有电热取暖器),告别了行路难、饮水难,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同时,在钩形组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全村6个村小组有4个组通了水泥路,解决了700余名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是我应尽的职责” 去年,八担组特困生刘权泉被南昌大学录取,家里一贫如洗的他只好放弃上大学的念头。得知此事后,熊焕文主动与信用社联系,担保取得入学贷款5000元,使其圆了大学梦。孤寡老人李华林夫妇膝下无子,自担任支部书记后,熊焕文每年拿出300元买猪仔,帮助老人发展饲养业,并安排其享受农村低保,老俩口的生活如今大为改善。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至今,他为60余名困难群众提供了帮助,为群众担保生产生活贷款5万余元。
  西源村的群众逢人就说西源村的喜人变化、群众能过上好生活应该感谢党委选准了一个不图虚名、诚心为群众谋利益的好村党支部书记。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有生
责任者
张世洪
责任者
钟琪
责任者
熊焕文
相关人物
刘权泉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昌大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