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开发利用李洲古墓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7044
颗粒名称: 合理开发利用李洲古墓葬
分类号: K878.8
摘要: 李洲坳位于潦河南岸,隶属靖安县水口乡水口行政村李家自然村。2007年,这里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就是李洲坳东周古墓。
关键词: 李洲坳 墓葬 铜鼓县

内容

李洲坳位于潦河南岸,隶属靖安县水口乡水口行政村李家自然村。2007年,这里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就是李洲坳东周古墓。
  2007年1月6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李洲坳东周古墓正式开始发掘,至10月25日田野发掘基本结束。截至目前,共出土各类文物650余件。其中竹木器144件,漆器12件,玉器13件,青铜器30件,原始青瓷器7件,金器1件,金属器5件,以及纺织品300余件。
  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人体骨骼标本。
  47口东周时期的杉木棺材同时葬在一个墓穴中,内有保存完整的人体骨架与做工精细的纺织品,使得其历史价值直到现在仍无法准确估量。靖安水口李洲坳东周墓葬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全国唯一的一坑多棺形墓葬,也是我国南方发现的一个特别大型土坑墓葬。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文物,品种丰富、色彩鲜艳、工艺精湛,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数量最多的丝织品;尤其是精美异常的织锦服饰,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服装,可以改写中国纺织织造历史和文化史。47具棺木中,有22具保存有人类遗骸。大量的人类遗骸的出土,在我国南方地区尚属首次,对研究先秦时期南方地区人类体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从墓葬出土文物分析,该墓葬所代表的是一支具有深厚越文化因素,又受到某些楚文化风格影响的青铜文化。它也反映了春秋时期,在靖安一带可能存在过一支具有高度青铜文明成果的大型政治集团。根据原来在靖安、高安出土的众多的徐国青铜器的情况分析,专家们认为这里就是春秋晚期徐国王公贵族的归属地。
  徐国建于大禹治水之后,历经夏、商、周几个朝代,至春秋末年为吴国所灭,前后历经四十四代国君,有1649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徐国鼎盛时期,国方圆五百余里。徐民族属东夷民族,继承了丰富多彩的东夷文化,从而在音乐、文字、占卜、筑城、渔猎、纺织、铸冶、制陶等方面均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较髙的水平。
  这座千年古墓在九泉之下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今人又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它,演绎李洲坳文化的魅力?笔者认为,要以李洲坳徐文化为主线,打造一条南河旅游风景线。
  靖安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宜春市北部。地处九岭山东北南翼,三面群峰高耸,九岭山脉逶迤全境,中间双水夹流,南、北河近似平行横贯全境。靖安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靖安三爪仑是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形成了皮筏漂流、宝峰禅寺、休闲度假三大精品项目。园内有一级景点10处,二级景点36处,况钟园林、宝峰景区、盘龙湖景区、骆家坪景区组成了一个环形的百里风光带。
  即使如此,令人遗憾的是,百里风光带已开发风景主要处在北河,而南河开发的景点甚少,许多游客在北河游览后,只能走回头路。如果以李洲坳为中心,在南河建起一条旅游风景线,那么来靖安旅游的客人不仅可以享受靖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品味靖安厚重的历史文化。
  南河旅游风景线从下流九里岗城址始,到徐国古战场终,分为四大板块:
  一、九里岗城址
  九里岗城址在南潦河的下游,位于仁首镇茂埠村和团结村,呈长方形,东西窄,南北长,面积约30万平方米。城址分内外城布局,内城位于城址的南面,东西向分布,长方形,面积4万平方米。城址四面城墙,保存比较完好。专家们初步推定,该城址的始建年代不会晚于周代(距今约2500一3000年)。这是我省发现的商周时期最大的古城址之一,也是我省赣西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座古城址。它的发现,对于我省商周时期的青铜文明结构体系研究,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地可以恢复一段古城墙,还原历史真实;建设一条东周时期的旅游文化街。
  二、文化广场
  1.清华文化广场
  2008年,靖安县委、县政府投资4000万元,选择东门山建造清华文化广场,占地6万平方米。
  清华文化广场是一个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生态与人文完美结合的文化广场。广场呈带状布置,按功能分为中心广场区、历史纪念区、健身娱乐区和生态休闲区。中心广场面积1平方米,可容纳万人集会,正中是直径30米的旱喷音乐喷泉,主喷最高达68米;西端是一个千余平方米的舞台,舞台后方安装了一块58平方米的电子显示屏,舞台前面两侧矗立着一对直径1米、高9.6米的汉白玉华表,宽大而庄重的广场是市民文化娱乐、庆典集会的佳地。
  2.寨下山祭祀文化广场
  距清华文化广场2公里处,即南潦河旁有一个寨下山遗址,遗址地势系一山岗台地,总面积7800平方米。
  寨下山遗址是赣江流域一处较珍贵的史前遗存,它对于谱写农业文明、山区文明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遗址为新石器至商周时期村落遗址。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较多。石器有锄、锛、斧、刀、镞、凿、网附、臼、磨棒、砺石等,陶器主要有红砂陶,所见器形为鼎规、甑、缸、豆等。商周时期的遗物石器较少,多为硬纹陶器。
  在寨下山建设一个占地4万平方米的祭祀文化广场,突出其宏伟和厚重,把这里打造成弘扬徐文化、百姓寻根问祖、举办大型祭祀典礼的固定场所。
  广场可由三部分组成:吉祥广场、徐文化广场、寻根文化广场,以6根图腾柱、飞龙主题雕塑、射日、奔月组雕、至德宗亲姓氏景墙、文化灯柱等装饰,集中展示与探寻徐文化5000年的渊源历史。
  三、徐文化公园
  1.大遗址展示馆
  李洲坳东周墓葬墓坑面积160平方米,深4米,封土面积1100平方米。
  李洲坳东周墓葬结构复杂,形制特殊,一坑多棺,这种葬制全国仅见;47具棺木个体体积硕大,用原木剜成,排列整齐,布局有序,经过脱水处理后,原地展示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和教育意义;此外,该墓葬还出土有大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珍贵文物,就地建立大遗址博物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东周墓葬博物馆
  依托于大遗址保护工程建立主题公园式博物馆。博物馆的建设规模应当和古墓发掘出土文物数量品种相适应,避免求大求全;建筑造型应当以徐文化为主题,适当融合楚、越和吴国文化的精髓,结合靖安生态旅游特点,着力打造古色与绿色相结合的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公园。
  博物馆宜定位为庭院混合型模式。总体布局上根据环境条件及人工湖、绿化设施、建筑与环境相融合构成不同的庭院形式,以长廊或游道相联,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在博物馆主体建筑基础上,可增加铜器浇铸、餐饮、旅游产品营销,再点缀以雕塑、古祭祀台、风车、水车等,融博古、体验、休闲、购物、学术研究为一体。
  3.徐国祭祀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李家村建立一个小型的仿古祭祀台,可以展现当时徐国祭祀的场景,展示徐国原始神秘的宗教。
  4.新时器时代遗址
  郑家坳距离李洲坳6公里,经科学发掘,揭露面积250平方米,清理墓葬34座,出土和采集遗物有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180件,其中修复完整的陶器近百件。经专家多方考证,墓葬群的跨越时间,约距今5000一5500年。郑家坳文化遗存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江西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一段空白,而且对于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及其周围地区原始文化关系诸问题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在此地可以展示新石器晚期文明。一是墓葬陈列室,陈列各种埋葬方式,比如瓮棺葬、二次葬、合葬、仰身葬等,以及随葬品;二是遗物陈列室,展出陶器、石器、玉器等。
  四、徐国古战场
  徐国古战场位于高湖镇中港村富岗自然村,该战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遗址四周城垣呈南北向不规则长方形,大多数城垣被破坏,可以看到夯土建筑基址、活动场所、灰坑等重要遗存。
  在这里可以建设古战纪念碑、仿古城楼,铺设仿古一条街,还可以建设一个供游人参与体验的古战场。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雪梅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