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素质的路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6824
颗粒名称: 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素质的路径
其他题名: 访万载县第四中学校长周斯敏
分类号: G212.1
摘要: 由原万载县康乐二中改造、扩容后更名的万载县第四中学,一年多的时间,校容校貌的变化不必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万载同类学校中显得非同一般。
关键词: 采访工作 素质教育 周斯敏

内容

[亮点点击] 由原万载县康乐二中改造、扩容后更名的万载县第四中学,一年多的时间,校容校貌的变化不必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万载同类学校中显得非同一般。据该校的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度,该校学生参加第九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的有4人,三等奖的有14人,县级一等奖的有4人,二等奖6人;参加全国初中数学、化学、物理竞赛及“我与奥运同行、建设美好家园”读书征文竞赛,有多人分获省、市、县级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采访摘要] 记者:万载四中作为一所旧址新办的初级中学,近年来在万载教育界的声誉越来越好,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参加相应的学科竞赛或综合知识竞赛,都取得了不少成绩,是一股什么动力在推动?周斯敏:最大的动力是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记者: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一种什么考虑?周斯敏:总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根据学生个体不同水平和不同需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长,创新现代基础教育素质引领模式。
  记者:你所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许多学校搞的学生兴趣小组有什么区别?
  周斯敏:主要是内涵上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是针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是以课程教育与教学的形式,有序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渗透,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的运动,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兴趣小组所针对的可能是学生某一方面的兴趣引导,注重的是兴趣的提高,缺乏综合素质的渗透。
  记者:主题活动是这一模式的主体,具体是如何运行的?
  周斯敏:首先是组织机构的建立,主要负责管理、考核、评估活动实施情况,保证活动的开展有计划、执行有力度、落实有效果。其次是组织好活动。主要开展的活动包括校会和班会活动、体育活动、兴趣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阅读与自主学习活动。校会、班会活动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个性鲜明、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社会实践活动是让学生走出校门,亲身感受社会发展的气息,接触社会中的人与事,培养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判断与选择、协调与合作的社会服务能力。
  记者:课程评价是检验实际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
  周斯敏:学校采取评比交流、开设展览室、集体作品鉴定和汇报演出、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每年至少搞一次,邀请家长现场参观。每个学期进行一次综合成绩评定,按照相应的档次记入学生学习素质报告档案记者:基础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你校开展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实践来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后,感觉有哪些深层次的变化?周斯敏:最明显的变化,一是初三年级的流生减少了,2008年上学期未出现一例流生;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风气更浓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高涨;三是校风校纪大有好转;四是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了,内在素质明显提高。比如考试中的探究性试题,学生解答的准确度比较高,这就得益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累。还有不少学生办的手抄报,报名很有特色,内容很丰富,表明学生在思考问题、积累实践知识方面有很大进步;特别是去年举办全市中学生体艺节,我校的百人扇操表演方阵大受好评,更得益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产生的内在动力。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冯何生
责任者
辛冬妹
责任者
周斯敏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万载县第四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宜春市万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