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国传媒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就是用“核裂变”来形容也不为过。多少纸质报刊和电子媒体像燕山雪花般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已经多到了叫人们读不胜读的地步。然而,遗憾的是,专为农民服务的媒体却越来越少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批批标榜“都市”、“时尚”和所谓“高端”的媒体到处泛滥。一方面是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另一方面是媒体为了追逐利益而越来越远离“三农”,这种说起来也许并不奇怪的“剪刀差”,可说是构成了目前我国传媒业发展中的一个不能不令人扼腕的伤痛。
恰在此时,我的案头飞来了一本《新农村月月谈》。这份杂志由宜春市委农工部主办,是一份不看市场眼色,不顺时尚潮流的专一为农民服务的纸质媒体。她开本小巧玲珑,外观清新悦目;栏目琳琅满目,版面编排精巧。初一浏览,即有如一阵清风扑面,令人神清气爽。细看内容,上至中央政策,下至百姓生活,远至海外信息,近至乡土经验,还有地方领导思路,乡村干部言论,农民群众心声……无不得以传达。一本小小薄薄的刊物,竟有如此大的信息容量,充分显示了主创者匠心独运的功力。也可以说, 小本本,大容量,构成了这份杂志的第一个显著特色。
关注民生,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这份杂志的又一个显著特色。首先,该杂志把传达党中央关注民生,关心“三农”的政策精神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期期必有事关民生的政策解读。其次,杂志充分考虑到了自己的服务对象——农民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文辞表达力求浅显;文章内容多为简单实用、易于推广的新农村建设具体经验和农为庆祝元旦,歌颂改革开放丰硕成果,丰富节日期间群众的文化生活,我市书法家黄勇萍、梁敏、彭国亮的“三人行”书法展于去年12月31日在袁州书画院举办,此次书法展展出行书、草书、隶书、篆刻等作品42幅,将持续展出至春节前夕。
(本报记者廖凯摄)魅力宜春袁小虎去年夏天,接到宜丰县朋友的邀请,到宜丰县天宝乡参观了一天。
才知道,这里也有一个险些被埋没、经专家审定正在积极申报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古村落!宜丰的乡镇名称,多为棠浦、新庄、花桥、黄岗之类,本身无甚寓意,何以单单拈出一个乡来,名占“天宝”二字?莫非意味着古往今来,上苍给了本乡偌多厚爱,使这里名流辈出?朋友跟我介绍,一个并不算很大的天宝古村,古时共出过10名进士、76名举人。谋略大师,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文人的刘基(刘伯温),虽然出身江苏常州,归隐浙江青田,但是先祖就来自宜丰天宝。刘基是元朝进士,还在离宜丰不远的江西髙安做过县丞。皆知名人是一笔丰厚的旅游资源,难怪为名人祖籍的争论,各地迭有髙潮。事实上,不少古代名人的先祖辗转多途,其祖籍不止一二,也就不足为怪。在业生产、农民生活方面的科技知识。
其三,文章大多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生动活泼,针对性强,正所谓“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充分体现了编者热情服务读者的一片诚心。可以说,她确实不愧为农民兄弟“了解时政的窗口,学习政策的助手,掌握科技的智囊,通向小康的金桥”。
文章短小精悍,风格朴实无华,是这份杂志的第三个显著特色。如今许多文章写手动辄万言,空话连篇,花拳绣腿,虚张声势,自以为高明,实则令人生厌。而这份杂志的文章大多是几百字一篇,最长的也不过千余字。所有的文章都是意到即止,不着废话,挤尽水分,只留干货;真的有如“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了当年在《赣中报》开展文章“挤水运动”的情景。联系起今天这份杂志的总编辑饶正国先流连天宝古材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为陶渊明是 九江还是宜丰人氏,就有过很多考据与驳难,打过很久的文字官司。
在古村盘桓,我得知,宜丰的刘氏是个大家族,古代曾经出过一连串显赫的进士、举人,到近代,也有名人不绝如缕。譬如文狮舜,1920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圣约翰霍金斯大学文科学士、哈佛大学政治经济科硕士学位。5年学成归国,任清华大学教授,1931年进民国政府任职,1941年任驻加拿大首任公使,1944年升任驻加大使。1958年退休之后,侨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之普林斯顿镇,从此致力于译著20多年,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古村除了处处馨香的人文胜迹,当然还有沉静苍老的古建筑撩入耳目。天宝古村,至今保存有20多座有500年以上历史的古祠堂、120余幢明清古建筑。村子里分布着麻石巷道48条,纵横交错7公里。还有48口古井,任选一口古井,但见相对两边井口,已然被桶绳磨出了两大块半尺多深生正是当年《赣中报》的副总编,我就知道他已经把当年办报的优秀传统带到《新农村月月谈》杂志来了。而能够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虚心地把已经退休的“饶老总”请出来办刊,也充分表明了杂志主管部门领导的知人之明和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
《新农村月月谈》杂志内部出版才半年,如今不仅已经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而且已引起了市、省和中央有关部门领导的关注。对于主管部门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成功。随着农业在经济总量(尤其是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的下降,近些年来各地党委农工部也都成了一个个似乎难出政绩的“冷门”。
但《新农村月月谈》的成功,使我更加深信事在人为的道理。作为这份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和“粉丝”,我谨在此向她的创编者表示诚挚的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