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源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财源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村税费改革改变了乡镇原有的财源结构和收入的增长机制,为此,培养乡镇财源建设的特色和优势,是增加财政收入,增强乡镇综合实力和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根本出路,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培养乡镇财源,要立足当地实际,固本开源,始终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强化基础财源,巩固和壮大主导财源,积极培植新兴后续财源,调整优化区域财源,继续搞好替代财源,努力形成一个结构比较合理、梯次比较分明、布局比较均衡、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能有效服务当地发展的高效地方财源体系。
(一)因地制宜,依托资源创特色。乡镇一级处在发展区域经济、特色经济的前沿阵地,有条件、有基础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突出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乡镇构建优势产业链,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财源优势,不能搞一刀切,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产业。以宜丰县为例,同安乡利用丰富的瓷土资源,成立了矿产品开发公司,还建起了江西鼎丰玻璃有限公司,形成了瓷土产业,两家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去年纳税均超过了200万元,为该乡提供了稳定的财源。新庄、棠浦、澄塘等乡镇要利用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完善安监措施,做大煤炭产业,做好“煤”文章。其他山区乡镇要充分利用木竹资源丰富的特点,改变以往木竹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化程度偏低、科技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状况,制定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创新融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现代管理人才,提升产品品位,打造富有宜丰特色的木竹产业,以大产业推动乡镇经济的大发展、财源建设的新提高。
(二)招商引资,借助外力造优势。乡镇财源要上台阶,必须依托项目建设。项目是载体,是财源。要把引进项目和企业作为乡镇财源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树立引进项目就是引进新财源的观念,紧紧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突出港澳台和长三角、珠
三角等地区,实行大招商、招大商。要优化投资环境,转变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做到环境招商与服务招商、全员招商与专业招商、网上招商与传统招商、园区招商与开发招商相结合,千方百计做好客商企业服务工作,使客商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通过构建新的项目,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培植财源,激活乡镇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宜丰县车上乡是一个老区贫困乡,前几年,该乡成功引进外地客商徐国光投资新建金佛陶瓷有限公司,通过几年的发展壮大,2007年,该企业上交国家税收377.7万元,为该乡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
(三)搞活城镇,各业并举增财源。要形成财源建设的特色和优势,仅靠单一产业和骨干项目是远远不够的,要拓宽财源增收渠道。首先,要加快发展小城镇。坚持“小城镇,大战略”,按照“突出地方特色,规划适度超前,基础设施领先,功能配套完善”的整体要求,开发建设小城镇,制定优惠政策,放宽准入条件,提供一切便利,鼓励农民进城入镇投资兴业,努力改善城乡二元结构。要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邮政电信、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巩固发展商品流通等传统产业,努力发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社区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中介服务等行业,繁荣第三产业。其次,要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加强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区域化、基地化建设,通过外引内联,联强联大,支持一批有比较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尽快形成一批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鼓励发展粮食、畜禽、水产、水果、药材等农产品加工,组织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能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最后,要全力推进旅游业发展。要加大旅游推介力度,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规划设计,包装整合,增加旅游投入,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无公害种植、采摘农业、观光农业,积极开发以田园风光、民俗风情为主题的旅游产业,构建精品旅游,推出特色旅游,打造品牌旅游。努力形成生态经济、旅游经济与工业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让旅游业成为新兴的延绵不断的后续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