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十百千万”工程“暖巢”迎“归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5762
颗粒名称: 丰城“十百千万”工程“暖巢”迎“归鸟”
分类号: F272.2
摘要: 丰城市杜市镇鑫鸿毛线来料加工厂老板周鑫江这个冬天不太冷。去年7月,深受经济“寒冬”困扰的他收到返乡创业的邀请,把自己在广东东莞所办企业的部分设备搬回来办起了一家小厂。经过几个月的经营,企业效益初显。如今,他正琢磨着在年前把剩余的100多台机器全搬回来,在家乡落地生根再创业。
关键词: 丰城市 创业 返乡人员

内容

丰城市杜市镇鑫鸿毛线来料加工厂老板周鑫江这个冬天不太冷。去年7月,深受经济“寒冬”困扰的他收到返乡创业的邀请,把自己在广东东莞所办企业的部分设备搬回来办起了一家小厂。经过几个月的经营,企业效益初显。如今,他正琢磨着在年前把剩余的100多台机器全搬回来,在家乡落地生根再创业。
  周鑫江回乡办厂只是丰城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潮中的浪花一朵。面对大批外出人员返乡,丰城市没有把他们当做包袱,而是当做财富,有针对性地出台措施做好返乡人员再培训、再就业、再创业工作,顺势而为壮大民营经济,培育新兴产业,积累劳动力支撑,为全市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作为全省的劳务输出大市,丰城适时出台措施,迎接应对外出人员返乡高潮的到来。按照“培训全免费、就业全覆盖、创业全支持”的要求,实施“十百千万”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帮扶工程,选准外出人员就业集中度高的食品、毛纺、电子、拆解和农民工有比较优势的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等十个行业为重点,力争扶持壮大百家企业,新开发1万个以上的工作岗位,使外出人员返乡重新就业,并努力使这些返乡人员的月收入达到2000元。为此,丰城市从财政支持、金融服务、技能培训、社会服务等十三个方面,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便利。
  丰城市加大投入,着力提升农民工劳动职业技能。去年,市财政追加农民工培训专项基金300万元。以市工业园劳动办实训中心和4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平台,根据现有企业的用工需求,开展免费培训和订单培训,已先后培训返乡人员800余人,向本市服装、羽绒、陶瓷企业推荐用工600余人。同时以覆盖全市的劳动保障平台为依托,做好摸清返乡人员的就业范围、技能特点等工作,为他们建立电子档案和动态台账,向企业免费公开信息,实现农民技能与企业需求的双向对接。
  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丰城全力支持返乡人员自主创业,发展个私经济民营企业,开辟更多容量大、门坎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在丰城,返乡人员创业已经享受与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创业同等扶持待遇,自谋职业贷款额度提高到5万元,合伙创业贷款额度提高到30万元,贷款范围扩大到从事农业开发、养殖加工、创办农村经济实体等与农民工熟悉对路的产业、行业。在工业园区创办企业还可享受物管费、卫生费等4项费用的减免。
  丰城市已从财政中拿出287万元设立返乡人员创业厂房租赁补助基金;在已有1300多万元的基础上,新增小额贷款担保基金500万元,可为返乡人员提供小额信贷支持2500万元。目前,全市已发放针对返乡人员的小额贷款1200余万元,扶持160余人创业,带动就业近千人。剑南街道农民吴学和从浙江宁波回来后,经过各方协调,租赁下原教育印刷厂厂房,贷款30万元创办起一家食品加工企业,解决就业20人。
  该市抓住大量熟练工、技术工返乡的契机,努力变“归鸟”为“留鸟”,调优本地产业结构,提升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丰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是江西省第二家实行“圈区管理”的再生金属产业园区,而丰城市有3000多人在浙江从事废旧金属拆解,通过宣传引导,已有30多人返乡到基地考察。台资企业金昇宏电子则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向10位有技术专长的返乡农民工发出订单,通过他们把企业车间延伸到农户,并帮助他们创立家庭式加工装配车间。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鄢立民
责任者
周鑫江
相关人物
吴学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丰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