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缘何堵车越来越严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5695
颗粒名称: 中心城区缘何堵车越来越严重
分类号: D669
摘要: 近段时间,很多宜春市民向本报反映,如今宜春中心城区一些路段堵车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下班高峰期,因堵车造成的“车难行,路难走”现象,使不少市民纷纷叫苦,抱怨“堵”点怎么越来越多。
关键词: 宜春市 中心城区 交通环境

内容

近段时间,很多宜春市民向本报反映,如今宜春中心城区一些路段堵车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下班高峰期,因堵车造成的“车难行,路难走”现象,使不少市民纷纷叫苦,抱怨“堵”点怎么越来越多。
  现状:平常10多分钟的路程高峰期花了1小时23分
  宜春市民雷先生告诉记者,他住在城区平安路汽车西站路段,上月16日下午5时40分,他从汽车西站搭乘公交车到十运村,没想到因在青龙商厦路段塞车,平常顶多只需十几分钟能到的路程,足足行驶了1小时23分才到目的地。
  雷先生说,当时很多乘客被堵得受不了,都叫嚷着要下车步行,但公交车司机不开门,乘客叫着说要投诉,司机说随便投诉到哪都行,因为不到站开门下客,他会受到处罚。
  上月26日下午5点40分,记者从青龙商厦门口搭车到新东方酒店,平常本就是5分钟的车程,因塞车动不了,足足行驶了28分钟才到。路上听到有人电话催司机,司机烦躁地说:“别催了,不知道堵车吗!?”
  目击:堵点多集中在五道四点三桥
  市民们感叹堵车之苦,记者为此到现场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堵点多集中在城区主干道的中山路、东风路、袁山大道、高士路和宜春大道,中山路与东风路的交叉路口(青龙路段),袁山中路与高士路交叉路口(潭前转盘),袁山中路与宜春北路交叉路口(苏瓜塘与海通路段),双桥头北头的交叉路口以及城区的三座主要大桥等路段。
  堵车的时间则主要是下午5点半到6点一刻左右,这一时段下班的、放学的、赶公交车的、上酒店的从各条道路涌向这几个路口聚成一堆,车辆是走走停停,非常缓慢。
  据相关部门统计,2008年1一10月份宜春城区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3569起,其中发生在上述路段的交通事故占45.7%。
  调查:车多、人密等多种原因造成堵车
  什么原因造成堵车呢?记者釆访了不少专业人士,得知中心城区一些路段出现堵车现象,事实上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商业网点过于密集;城区路网结构不合理;部分道路通行能力下降;交通安全设施老化更换不及时;新建道路交通设施投入不足;城区停车泊位少;车辆违法调头、违法停车、人车混行、占道行驶、不遵守信号灯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宜春城区的道路拥堵,行车时间延长,交通秩序混乱和交通事故多发等问题。
  宜春城区车辆增长情况
  据了解,2004年宜春城区小型汽车保有量5482辆,二轮摩托车保有量13700辆,电动车1800辆;而到了2008年宜春城区小型汽车保有量达到15280辆,二轮摩托车35100辆,电动车近80000辆,出租车407辆,公交车268辆。
  上述数据表明,2004一2008年期间,宜春城区各类机动车成倍增长。根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3年,机动车将以20%一25%的速度增长,小车可达到3.1万辆、摩托车5.5万辆、电瓶车15万辆。但现有道路容量仅能满足2006年以前宜春中心城区保有车辆的通行。2006年宜春城区小型汽车保有量7482辆,二轮摩托车保有量21000辆,电动车15600辆。
  车流量超规定饱和度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今年12月初,交警部门对易堵车的主要路口进行了车流量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低峰期(15:00一16:00)流量与高峰期(17:30一18:30)流量差别显著。
  青龙路口低峰期车流量629辆次,高峰期2352辆次;潭前转盘低峰期车流量1353辆次,高峰期4750辆次;苏瓜塘路口低峰期车流量795辆次,高峰期1832辆次;双桥岗亭低峰期车流量840辆次,高峰期2027辆次。
  据公安部、建设部印发《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1版)规定,中等城市30米宽的城区道路,机动车交通流量的饱和度为1500辆次/每小时。但潭前转盘高峰期的车流量(含小车、公交车、摩托车)为4750辆次/每小时。由此可见,被测试路段的交通流量饱和度远远超出规定的饱和度。
  人流密集但无公共停车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繁华商业网点人员也越来越密集,到下班时分下班人员、开车去酒店吃饭的、到超市商场购物的、上娱乐场所休闲健身的都涌向青龙、国光等超市和高士北路等地段。
  但人们发现,这些人流密集的商业网点却无一大型公共停车场,以至于乱停乱放占道现象多。经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宜春中心城区现有临时停车泊位近900个(不含室内、小区停车泊位),如需满足现有车辆的停车问题必须要有8000一10000个临时停车泊位。
  据专业人士介绍,车多了,可停车场却不见多,一些车主便就近“方便”停车, 占用了行车道;在交通高峰期时,公交车站台又时常会出现几辆公交车同时停靠站台现象,而公交车位只有一个;还有像青龙路口行人穿梭不停,地下停车场的车辆出来左拐,出租车又蜂拥而上拉客,结果此路口交通秩序成了一锅粥“乱炖”。
  措施:施:整治、改造、增补组合"出拳" 堵车不是宜春独有的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着城市的繁华,可堵车如长时间存在则可能困扰着市民,甚至会束缚和制约着城市的发展。道路永远赶不上汽车发展,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改善宜春中心城区的这一情况,让市民不再为“堵”而烦恼,记者釆访了不少专业人士和市民,倾听他们的声音。
  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宜春交警部门表示,当前宜春城区急需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大力整顿车辆乱停乱放行为;整顿机动车逆行、乱掉头、不按道行驶、无牌无证、假牌套牌、超员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力度劝导、整治和规范行人的交通行为;加强对市区二轮摩托车、电动车、人力三轮车、残疾人专用车等重点车型的交通综合整治工作,减少道路交通违法现象。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遵章守法的自觉性。
  对部分路段、路口进行改造
  要改变堵车现象,不少专业人士和市民提议:一是在青龙商厦十字路口建过街行人与非机动车通行的天桥,缓解行人、非机动车流与机动车流相冲突的矛盾。二是拆除潭前转盘,设置红绿灯和过街行人信号灯,缓解进入路口的车流与过街人流的冲突,合理地调控路口车流。三是取消双桥南头的临时停车点,所有由南往北通过双桥的摩托车、非机动车及行人一律走老桥通行,减少新桥的通行压力,加快车辆通过新桥的速度,以缓解西门转盘与双桥头岗亭的交通拥堵。四是尽快修通文体路西路段,修通此路段可以减轻袁山大道与潭前路段的交通压力,加强路网循环。五是明月北路文体路红绿灯北路口至市政府新行政区路段、高士北路潭前转盘至袁州大桥北头增设道路中心隔离带,以防止车辆的逆行、违法掉头、占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六是拆除苏瓜塘路口中央灯塔,提高该路口的车辆通行速度。苏瓜塘路口灯塔已超过使用年限,可能有倒塌的危险,应将其尽早拆除。七是中心城区的十字路口必须全部安装人行护栏,防止人车混行。
  规范停车同时增加停车位专业人士介绍,为临时解决宜春城区当前停车难的现象,建议在朝阳路由西至东、袁山大道由西至东、宜春北路的张家山至苏瓜塘及髙士路由南至北的道路两侧按规定设置临时停车位。
  因商店、酒店、宾馆等门前的临时停车位被买断,仅供前来办事的车辆停放,其他车辆就不允许停放。因此,建议将宜春城区有限的停车位全部公共化。
  为缓解宜春南路(鼓楼路步行街西路口)的车辆拥堵现象,取消鼓楼路步行街西头的临时摊位,建立车辆临时停放点。
  为解决国光超市的停车问题:一是要求国光超市恢复原来的一楼室内停车场。二是将国光超市至市人民医院对面人行道的绿化带拆除,改为临时停车泊位。
  在加贝购物广场空旷的人行道设置临时停车泊位。
  高度重视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
  有关人士还表示,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要树立“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统筹安排,配套建设”的思想,适度超前,为宜春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与建设保留空间、留下余地。
  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认真编制交通专项规划,对城市的内外交通体系以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广场、停车场等市政工程设施统一安排,合理配置。注意把握重点,在新城区一律以配建交通安全设施为主。
  面对宜春城区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需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共同解决。相信创造良好交通环境,是每一位宜春人共同的愿望。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章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