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县域经济赶超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聚人心、汇力量、保稳定的重要作用。要做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笔者认为,必须强化三种意识,使统战工作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实现更大作为。要强化中心意识,服务经济发展。围绕中心工作来做统战工作,始终是统战工作的灵魂和核心。在工作中,要找准统战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努力把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加快发展、赶超发展助力鼓劲。首先要扬优势,力促发展。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智力密集、人才众多的优势,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立论,为市委、市政府献良策。要发挥统一战线联系非公有制人士的桥梁作用,把非公有制人士培养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其次要搭平台,力促招商。要深入挖掘海内外统战资源,通过建立海外联谊会等形式,加强与海外侨胞、台胞的联系,多做牵线搭桥工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鼓励和支持海外侨胞等积极为当地经济建设引进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其三要善化解,力促稳定。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等社会成员的矛盾趋于复杂,特别是近年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发挥统一战线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特点,通过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的方式,妥善处理、协调各方面关系,协助党委、政府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聚人心的工作,为改革发展减少阻力、增强动力、形成合力。要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工作水平。要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做好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使统战工作更加富有成效。一方面要创新载体。围绕新农村建设,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光彩事业”和“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等主题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切实为农村、农民解决实际困难。要在宗教界开展“示范场所”创建等活动,依法加强对宗教管理,把广大信教群众的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致富奔小康上来。积极开展“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比表彰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模范,激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争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党外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和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由于缺乏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有效管理,党外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边缘化的现象,影响了他们的作用发挥。要通过建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形式,多加强与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平台。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多组织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开展调查研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特别是对一些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多组织党外人士进行调研论证,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良好依据。要强化统战意识,增强工作合力。统战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因此,必须调动一切有利的积极因素,为做好统战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首先要争取支持。党委重视统战工作与否,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前提。因此,要多向党委汇报,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在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干部使用等方面,争取引起党委的重视和理解,为做好统战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要严格考核。要制定具体措施,把统战工作纳入年度自标考核和干部考察的一个重要内容,真正把统战工作的成效和“有没有统战观念,懂不懂统战政策,会不会做统战工作”,作为衡量一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的重要依据,增强党政领导干部做好统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市把统战工作列入全市“三个文明”建设考核,从而有效调动了乡(镇、街道)做统战工作的积极性。其三要健全网络。要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建立由统战部牵头、党政有关部门参加、社会有关团体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县、乡、村三级统战网络,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其四要强化队伍。统战工作要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本领和能力。特别要结合本地实际,多调查研究,多分析问题,多提出建议,在调研中提升能力,在工作中提升水平。要增强做好工作的操作能力,做到有能力化解矛盾,有水平协调关系,把统战部门真正建设成为深受党外人士欢迎的团结之家、民主之家、交友之家、建言之家、温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