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的民政与民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4880
颗粒名称: 数字中的民政与民生
分类号: C913.7
摘要: 宜春市从2003年开始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3年有城市低保对象124286人,共发放城市低保金5853万元;2008年全市城市低保对象117946人,共发放城市低保金(含副食品补贴)206932万元,城市低保人均补差148.6元(含副食品补贴等)。
关键词: 生活保障 民政事业

内容

社会救助
  宜春市从2003年开始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3年有城市低保对象124286人,共发放城市低保金5853万元;2008年全市城市低保对象117946人,共发放城市低保金(含副食品补贴)206932万元,城市低保人均补差148.6元(含副食品补贴等)。从2006年7月开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8年有农村低保对象172617人,共发放农村低保金10798.6万元,农村低保人均补差为56.3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006年开始实施城乡城医疗救助制度。2008年1一11月,城市大病医疗救助42359人次,救助资金3940万元,农村大病医疗救助141202人次,救助资金4077.09万元。“三院”(敬老院、光荣院、福利院)建设和管理工作强力推进,2008年,全市五保供养对象33957人,其中集中供养27975人,集中供养率达到了825%,城市“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6%,供养对象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社会福利
  宜春市从1990年开始,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全面开展社会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到2008年,全市销售福利彩票5202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公益金18210万元,争取省民政厅支持6560余万元,扶助186所敬老院、光荣院、福利院建设,新建、改扩建项目270余个,新建面积达620354平方米,目前,全市城乡“三院”面貌焕然一新。筹措资金1079万元用于实施星光计划,扶助建设老年福利服务设施88项,用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2688数字中的民政与民生万元,殡葬改革,社会福利事业及老年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社区建设
  近年来,宜春市釆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整合划分了社区,制定完善了社区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和拓展了社区服务功能,开展了创建示范社区建设和“四建”社区等活动。到2008年11月,全市已有城市社区293个,由3274个自然村开展了村落社区建设。已有2个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9个村被命名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街道、125个社区被命名为市级社区示范街区;全市已评定一星级村落社区446个,二星级村落社区219个,三星级村落社区86个。推进社区建设,做好社会工作,强化了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服务,促进了城乡社会平安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机构

江西省民政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宜春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