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刮新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4742
颗粒名称: 科技兴农刮新风
分类号: S01
摘要: 一篇篇科技日记,一个个科技保姆,一项项科技成果……这是笔者连日来在上高县翰堂镇农村切身感受至啲散发浓厚芳香的科技气息,它就像明媚春光下的田野刮来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展开翰堂科技兴农的美丽画卷。随着种养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增强种养大户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科技生产水平,该镇自去年开始为种养大户聘请“科技保姆”。“
关键词: 科技兴农 科技发展

内容

一篇篇科技日记,一个个科技保姆,一项项科技成果……这是笔者连日来在上高县翰堂镇农村切身感受至啲散发浓厚芳香的科技气息,它就像明媚春光下的田野刮来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展开翰堂科技兴农的美丽画卷。
  “科技日记”成时尚 “10月5日,晴,今天我去畜牧兽医站咨询黄牛繁殖及防疫技术,黄志高站长着重给我讲解了初生牛犊前三个月的防疫过这是日前笔者从该镇养牛大户左小根手中借阅到的一篇“科技日记”。和左小根一样,在翰堂镇已有不少农民养成了写“科技日左仁亮钟合云李宜华记”的习惯,每逢村里涉农部门讲授种养技术或发布市场信息时,他们总喜欢带上笔和本子,现场作详细记录,回家再认真学习分析,把规律性和经验性技术信息精心“备案”,以指导日后种养。如今,该镇农民写“科技日记”已蔚然成风,他们以日记为媒,交流种养体会,提高技术水平,致力发展经济。
  “科技保姆”进农家 “生产过程有疑难,科技保姆来上门”,这是当前在翰堂农民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以前不少农民对各种生产技术一知半解,盲目操作,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又形成生产风险。随着种养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增强种养大户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科技生产水平,该镇自去年开始为种养大户聘请“科技保姆”。镇政府组织了30多名农技、畜牧兽医、水产等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包村包户,无偿担当200多户种养大户的“科技保姆”,定期对种养大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种养信息,并聘请市、县有关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帮助种养大户现场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生产效益的提高。陇塘村种粮大户李余典按照“科技保姆”提供的测土配方施肥单进行科学施肥,每亩水稻每季节省肥料2公斤,亩增产稻谷30公斤,每亩每季增收节支62元,30亩稻田双季总计增收
  3720元。
  “科研成果”打天下利用荒滩荒水养鱼-这是翰堂镇水产协会组织部分有经验的鱼农在长期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项“科研成果”。就是这项极为实用的“科研成果”,通过全镇推广普及,不但使当地水产养殖业发展壮大,而且催生了一支敢闯敢试的“翰堂水军”,“远征”湖南、鹰潭、吉安、新余等地, 抢包不被当地看好的荒芜水面,进行大规模养鱼。据统计,如今这支“翰堂水军”在外省、市、县扎下水面养殖“根据地”2.5万亩,每年赚回养鱼纯利2000万元。“水军” 中的佼佼者、“百万渔翁”左平亮满怀深情地说:“正是有了 '科研成果'引路,我们才闯出今天这番美好的前景—” 在“水军”的榜样作用下,如今翰堂镇还涌现出一批种、养、加等农民土专家,在学习和生产实践的同时,积极投身于自己的 “科研”项目,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农民科研热”,相继形成了吊瓜种植、良种猪三元杂交优配、新果树嫁接等一批农民“科研成果”,为科技兴农、科技兴镇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