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社区管理及其启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4345
颗粒名称: 新加坡社区管理及其启示
分类号: C916.2
摘要: 目前新加坡的新建住宅还在公寓内专门辟出邻里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供家庭主妇和老年人等特共同活动使用。新加坡政府明文规定,每个新建住宅区必须在两年内成立管理委员会,由全体业主投票选出委员会成员。委员会将代表全体业主管理社区,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大会,讨论制定社区行为规范以及聘请物业管理公司等重要事务。同时,新加坡对违反社区管理规定的行为处罚得十分严厉,除了名目繁多、数额大的罚款之外,对人身处罚也有严格的规定,至今仍保留着鞭刑。如乱扔垃圾,除要被罚款外,还要并处入狱监禁6个月。
关键词: 社区管理 新加坡 居民

内容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江西省领导干部推进新型城镇化培训班”赴新加坡学习培训。在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之余,对新加坡的城市管理进行了一番探访,发现他们虽然没有城市管理专职部门,但其社区建设和管理经验值得借鉴。一、新加坡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一)社区规划建设合理,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新加坡目前全国人口460多万、国土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在社区规划过程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协调。一是在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保证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考虑得比较细致周到,市民居住区环卫设施齐全,菜市场、饮食大排档、垃圾收集站、公厕等与居民楼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二是居民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和停车场、日用品商店等各类服务基础设施也在规划中得到体现。比如在一些政府组屋的共同所有权土地上,除建造住宅外,明确规定必须留有不少于40%的土地用于建设花园、风景区及其他娱乐健身设施。三是许多公寓大楼底层都不安排住房、柴棚间和车库等,而是将之用作社区内社会组织、幼儿园、教育中心及老年人的工作或活动场所,以利于社区居民加强强交流,增进了解。目前新加坡的新建住宅还在公寓内专门辟出邻里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供家庭主妇和老年人等特共同活动使用。四是新加坡一个标准社区内约居住8000户居民,社区内平均分布3所小学、2所中学、1所宗教场地、3个综合游泳中心、1个足球场、1个社区花园和一批商业网点等。(二)管理职责落实在基层,以居民自治为主新加坡只有国家一级政府,其区、镇组织类似政府的派出机构。社区管理是政府部门管理与社区高度自治相结合的模式。市镇理事会是社区管理的主要负责机构,依据新加坡市镇理事会法令在全国各区、镇分别成立,由政府官员、各社区内的国会议员和专业人士组成,负责社区环境卫生及其他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新加坡政府明文规定,每个新建住宅区必须在两年内成立管理委员会,由全体业主投票选出委员会成员。委员会将代表全体业主管理社区,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大会,讨论制定社区行为规范以及聘请物业管理公司等重要事务。社区或政府组屋的公共事务,如是否要公共设施,公共设施的使用是否要收费、收多少,是否要增加或减少物业管理费等等,最终都以社区成员投票方式决定。在这种机制下,物业公司只是被雇佣的对象,一切依照合同办事。如果表现不好,管理委员会有权将其解聘。新加坡的社区内主要有三个组织:居民顾问委员会、社区中心管理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居民顾问委员会地位最高,主要负责整修社区内的公共福利设施,协调另外两个委员会和其他社区内组织工作,根据社区内居民的要求与政府沟通,在涉及到社区的重大问题时(如公共交通线路的设置与走向等)向政府提出建议,维护居民权益;社区中心管理委员会负责社区中心运行并研究制定从计算机培训到幼儿体育活动等一系列计划,下设妇女委员会、青年组等组织,这些组织对社区居民完全开放;居民委员会主要负责治安、环卫(专业工作由服务公司完成)工作,组织本小区内的各种活动等,同时也为另外两个委员会提供人力帮助并反馈信息。三个委员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管理社区各项事务工作。而这三个委员会的工作者所承担的工作完全是兼职的、义务的,节省了大量的费用。(三)基础教育工作实,市民环境意识强、文明素质较高新加坡在对社区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市民的素质教育,把“遵守法律,遵守公德,爱护公物,为社会作贡献,为国家增光彩”等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小学、中学等都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政府还经常利用媒体对全体市民进行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城市环境、维护交通秩序、绿化美化家园等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并让做得好的市民现身说法。为洁净城市环境,政府曾先后开展过“反吐痰运动”、“取缔乱抛垃圾运动”、“保持新加坡清洁”和“防止污化运动”等几十次全国性的社会教育运动,以此来形成人人爱护环境的社会共识。另外,每当新颁布法律法规,政府总是先利用媒体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增强市民的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然后再进入实施执行阶段。(四)政策法规健全,执法力度大健全的法规是新加坡社区管理法制化的基础。新加坡在社区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进行立法,对管理的内容、办法以及处罚措施等都制定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使每项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既避免了日常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又增强了可操作性。比如新加坡法律规定,所有居民不的侵犯公共空间,私搭乱建要被课以重罚;对房屋内的装修也有很详细的规定,如常见的由装修引起楼房漏水等问题,当事人须负责赔偿他人损失。同时,新加坡对违反社区管理规定的行为处罚得十分严厉,除了名目繁多、数额大的罚款之外,对人身处罚也有严格的规定,至今仍保留着鞭刑。如乱扔垃圾,除要被罚款外,还要并处入狱监禁6个月。在社区管理执法过程中实行处罚、执行分离, 监督巡查,对发现的问题下发处罚告知单,具体执行由法院负责,法院完成司法监督,审查行政处罚合法与否,如合法再执行到位。
  (五)政府舍得投入,经费有保障新加坡社区内的所有环卫设施均由政府负责建设,市镇理事会、居民监督执行。公共财政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各类功能性设施的建设,提供各类公共服务,特别是在社区建设与管理方面投入较多,如道路的清扫保洁,垃圾桶设置,垃圾收集、运输,菜市场、各类大排档、小商品市场的建设等,均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另外,市镇理事会每月向居民收取的各类杂费也全部用于社区的各类服务,如新加坡有一项长期的旧屋翻新计划,所有建筑每隔5年都要进行外部清洗刷新,其费用均从居民交纳的物业服务费中提取。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