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从2006年开始,宜丰县每年都开展两次“五同五心”活动,每次都围绕一个主题,安排一个星期的时间,组织县、乡两级干部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虚心受教育、倾心听意见、真心办实事、热心解民忧、诚心交朋友。
今年10月27日,宜丰县启动第六次“五同五心”活动,组织1000名县、乡干部下村,要求突出宣讲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平原绿化工程,大力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势力化解矛盾纠纷;协助做好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解决好冬种冬造冬修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扶好困难群众。
秋收时节,宜丰的田野稻香流溢,青黛的远山、劳作的农民、轻拂的清风,都让人神清气爽。
我于10月28日赶到宜丰,当天下午即随该县的“五同”干部进农村、访农户、住农家。
前年和去年,我分别釆访过一次该县的“五同”活动,这是第三次。连续3年开展“五同”,县、乡干部对活动有没有意见?农民群众是否欢迎?活动是走过场还是求真务实,有没有实际效果?我决定全程釆访干部“五同”活动,了解真实情况。
“国家政策好,种田划得来”10月28日星期二天气:晴“国家政策好,种田划得来。”澄塘镇故村种田能手巢林生今年29岁,人很壮实,也很精明。今年他种了70亩二晚,其中62亩都是流转的,平均亩产达500公斤,因为稻谷的成色好,每50公斤卖了97元,除去农资成本和租金,他赚了约3.5万元。小巢说:“其实一年也就是忙3个月嘛!" 小巢听说奉新有一块地要出租,虽然每亩租金达200元,但他还是动了心:“现在种田真的有味道。如果有足够的钱,我就敢去奉新租下那1700亩地! ”资金虽然不足,但小巢现在已计划先租500亩。他说,即使这样也肯定能赚钱。
小巢的信心来自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五同”干部到村后,立即召开了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政策宣讲会,对中央的精神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才小巢作为村民代表,还专门就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发展现代农业等他关心的政策进行了询问。
陪同我下乡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欧告诉我,3年来,每一次“五同”前,县里都会组织部学习培训,印制《“五同五心”活动宣传手册》。“五同”工作组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釆取专题讲座、上门入户宣讲等形式,及时把最新政策传达给群众。如去年下半年专门宣讲十七大精神,今年上半年宣讲抗冰救灾和灾后重建部署。
小巢的家一楼布置很简单,但农机具却很多。上到二楼,小巢打开了电视柜的一个抽屉,里面有昨天发给他的《“五同五心”活动宣传手册》,还有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等。围观的村民笑着说:“这些呀,都是他发家致富的宝贝!” 看来,中央的惠民政策通过“五同”干部的宣讲,村民不仅知道了,熟悉了,还能够自觉用来指导生产实践。“五同”搭建起的这座桥梁,真的不简单。
“我们真正接触了老百姓”
10月29日星期三天气:晴今天在澄塘镇钩下村釆访时,老实说,我为难了一下该县文教局的冯劫、吴宜安两位“五同”干部,提了一些很尖锐的问题。没想到,他们的回答极为干脆。
比如我问:“你认为'五同'活动是不是形式主义?”他们回答:“只要下来和农民交朋友,为农村发展出点子,就不是务虚,就很有必要。” “总体上看,'五同'办实事,求实效.绝不是形式主义! ”比如我问:“'五同’对转变干部作风到底有没有帮助?”冯劼说:“'五同'让我们真正接触了老百姓,当然有帮助。如明年的新农合要增加10块钱,10块钱对我们来说无所谓,但农民却会详细询问,仔细斟酌。他们的认真劲让我触动很大。” 我翻阅了他们的“五同”日记,记录之翔实让我深感惊讶。第一天,他们召开了村干部会议,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详细记录了全村的土地、人口及经济发展现状等;第二天走访群众,共记录了5位村民对当前工作的意见,每一条都很具体。
下午,棠浦镇党委书记冷建国在接受釆访时说,农业税取消后,干部下村相对少了,和群众见面的机会少了,很需要一个平台来疏通联系渠道,改善干群关系。“五同五心”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而且一年两次很合适。他说:五同'的关键在同住,只要住在村里,就能熟悉民情,受到教育,改进作风。”这话说得好!没有不想做事的干部,但如果天天坐在办公室,是不可能清楚民间冷暖的。干部只有真正接触老百姓,才能熟知民情,才能作风扎实,也才能做出实绩。
“有事说出来,就不会有矛盾”10月30日星期四天气:多云转雨棠浦镇东刘村是个平原村庄,这里沃野千里,视野开阔,炊烟在远处迎风飘散。好一处世外桃源! 村边的棠浦河清澈见底,几位在一处水泥砌成的水池边洗衣的村妇告诉我,这个水池是“五同”工作组去年为村民砌起的,不仅方便了村民洗衣,夏天也成了孩子们戏水的乐园。该村“五同”干部、县法制办副主任彭晓辉说,解决村民洗衣难问题,是几任“五同”工作组为村里办的实事之一。
村党支书刘荣华告诉我,这几年工作组作风都很扎实,已先后为村里修建了拦河坝,修通了水泥路,改造了饮用水,装起了路灯,搞好了新农村建设规划,还化解了不少矛盾。村民非常信任“五同”干部,大事小事都愿意找他们商量°彭晓辉说,收集村民的意见,把大家想办的事办好,能使很多潜在的矛盾得以化解,有利于农村的和谐稳定。县里为解决一些较难的问题,每次“五同”活动结束后,都会召开全县大会,把问题一一落实到相关部门。
刘荣华说:“这个办法好。有事说出来,就不会有矛盾。我们村里也是这样做的。”在参观村里的标准篮球场时,他不无得意地介绍,“每年春节,我们都会组织篮球赛, 包括从外面打工回来的各家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这里,一边看比赛一边聊天,邻里间有什么纠纷都在这里说开了。” 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能解决的尽快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想办法解决,尽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是宜丰开展“五同”活动的目的之一。近几年,宜丰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也很少有大的矛盾纠纷,我看“五同”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要让干部认识到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10月31日星期五天气:雨今天的天气开始变得阴冷。下午,我随县委宣传部部长张小平冒雨来到宜丰最偏远的村庄——潭山镇找桥村。我们到达时,村里放起了鞭炮,客家人的热情让人备感温暖。
找桥与奉新、铜鼓和九江的修水隔山相望,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宜丰县委书记赖国根正在这里“五同”。当晚,我们请来“五同”干部、村干部在一户农户家里座谈。
“五同”对发展经济有没有帮助?村党支书兰锦泰说:“有啊!年初冰灾后,就是工作组为我们理清了林业发展的思路。这次的'三冬'工作,也是工作组改变了我们不种油菜的习惯……”“五同”干部、潭山镇副镇长邹春明说:“现在乡镇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服务,我们下来就是要摸清村里的情况,以利于今后搞好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当然,也要移风易俗,比如改变山区赌风较盛的现象。” 谈到具体例子,张小平告诉我,县体育局干部在潭山镇溪村“五同”,听说有在外打工的村民近期因企业倒闭而失业,就通过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形式,劝这些人回乡就业,目前已有村民回乡在信星鞋业报了名。她说:“这些熟练工回来,对县里是件大好事。” 赖国根说,宜丰有一个做法,就是通过“五同”干部的调查摸底,了解在外经商、打工、读书人员的情况,县里再定期和他们联系。这些人在介绍情况、引荐客商方面作用很大。澄塘镇一位叫李国平的外出务工人员,就介绍了福建的一家光电企业前来宜丰投资,现在这家企业已在宜丰工业园开工建设。
赖国根说:“宜丰的经济总量还很小,发展的步子还较慢。开展'五同'活动,就是要让干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真正认识到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兰锦泰笑着说:“过去干部来了,百姓躲着走,现在干部来了,百姓围着转。
'五同',确实把干部和百姓的心拴在一起了。”我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