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求温饱到追求优质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3786
颗粒名称: 从追求温饱到追求优质生活
分类号: C913.3
摘要: 30年前,上高县蒙山乡楼下村的潘文喜,把这句口头禅当作自己一生的梦想。在他看来,不被饿着、冻着,有一套坚固的房子住着,此生就别无所求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因粮食消费量下降,人们对具有丰富营养的肉、蛋、奶、水产品等副食品的消费量显著增加,绿色食品、方便食品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
关键词: 温饱 优质生活

内容

”吃得饱,穿得暖,住到老。”
  30年前,上高县蒙山乡楼下村的潘文喜,把这句口头禅当作自己一生的梦想。在他看来,不被饿着、冻着,有一套坚固的房子住着,此生就别无所求了。
  然而,自从在乡集镇开了一家餐馆后,他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句口头禅变了。
  “吃得不要太好,穿着不要太老,住房不要太久。” 如今,潘文喜又时常把这句口头禅挂在了嘴边,他和他周围的朋友也常常用这句话相互提醒。
  潘文喜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吃得太好了会营养过剩,引发身体病症;穿得太土气了会显老,生活没有激情;住房要与时俱进,才能舒适和有“面子”。
  只念过一年半小学的潘文喜是个半文盲,与周围百姓相比,他算是其中最平凡的一员了。然而,他的变化却折射出我市数百万百姓生活的巨大变迁。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 "地里有啥就吃啥。”这是30年前潘文喜的“吃”生活。粮食靠生产队里按人口分配,自留地里种了什么菜就吃什么菜。在潘文喜的印象中,偶尔有条鱼吃,那就是全家人最好的享受了。至于吃肉、吃蛋,那是过年过节才有的事。“其实真正令我难过的,就是吃不饱肚子,常常饿得难受。”因为队里分配的粮食大多数家庭都不够,得算计着吃,而那时潘文喜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还得干重活,很是消耗体力。
  “我们城镇居民吃东西就全靠票供应了。”家住宜春城区秀江中路228号的张子重先生,和潘文喜有相同的感受,却有不同的历程。打开尘封的记忆,张子重把他收藏的粮票、油票、肉票、糖票、鸡蛋票一一展示出来,各种票额齐全。那时还在医院当医生的他,票额上的数目决定着他“吃”的数量和质量了。
  市商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涂季康告诉记者,单从吃来讲,30年前,我市的货源供应明显不足,只能凭票供应。粮票、油票等大行其道,直至1985年。之后,凭票供应的“吃”状况发生逆转,食品种类迅速丰富起来,人们可以在市场上随意购买食品。1986年底,这些票据逐步开始淡出百姓视线,退出历史舞台。
  满足了吃的数量,人们开始在吃的质量上做起了文章。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因粮食消费量下降,人们对具有丰富营养的肉、蛋、奶、水产品等副食品的消费量显著增加,绿色食品、方便食品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宜春学院研究生处副教授黄金华如是说。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体现百姓口味的酒店、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市工商局个体科潘晓光介绍,1978年,在工商部门注册的餐饮店仅有几十家,2007年,在工商部门注册的餐饮企业已达4659家。而且,大众化消费已成为市场主体,许多人已告别“一日三餐在家吃”的传统生活方式。以提倡“吃”质量、品位、营养为主旨的大餐饮一直是市场宠儿,广受欢迎。同时,个性化、选择性和理性化消费趋势也慢慢体现,小吃、茶座、西餐、家常菜、快餐、外卖和半成品加工、超市食品,其市场越来越大,成为饮食业新宠。以家庭私人消费为主的节假日市场日益红火,市场消费向价格、品位、氛围、服务和品牌文化转变,人们追求健康营养和环境服务的个性消费成为新时尚。
  从消费单一到消费多元上世纪70年代,潘文喜一家7口人同住在一栋老式砖瓦平房里,父母、三个兄弟和两个姐妹各占一间。那时候,和许多家庭一样,他们全家人最大的消费项目就是对付“吃”了。因为衣服是大家轮着穿的,过时节的时候偶尔买一块布料,到裁缝店做一下,就成了一家人最高兴的事情。相对于吃,穿着消费就少得多了,其他消费则更是少之又少。
  现在,在潘文喜的努力下,他的3个儿女都进城或在乡里创业,一家人逐渐开始了多元化消费的生活。吃自不必说,想吃就吃。穿也格外讲究起来,买料做衣服、一衣多季早已成为历史,穿着标准不再是过去的“结实”、“耐用”,而是“美观”、“个性”、“时尚”、“品牌”。特别是近几年,和千百万家庭一样,他们买了新房,车子也开进了家。
  像潘文喜这样的家庭,在我市举不胜举。据市统计局2008年7月的权威发布数据显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逐渐向“吃注重营养,穿讲究花样,住讲究舒适,用追求高档”转变。城乡居民已进入全面大消费时代,人均吿活消费性支出分别占1985年的504元和309.29元增加到2007年的6994.66元和3091.63元,年均分别递增12.7%和11.0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85年的56.7%和58.8%下降到2007年41.3%和47.5%。
  “一自高丘传号角,千红万紫进军来”。体现百姓生活质量的最大这点莫过于居住条件的改善。随着房改进程的加快,福利分房体制被打破,住房分配进入全面市场化,百姓纷纷自己建房或购房。
  以前低矮破旧的土坯房、砖瓦平房和简易楼房,被一幢幢漂亮的居民楼所取代。
  市房管局信息中心主任张庆华介绍,2007年,仅宜春中心城就完成房地产投资8.73亿元,批准商品房预售面积636200平方米。我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也由1985年的17.7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8.4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985年的7.41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6.23平方米。
  如果说,住房的变迁,让百姓感受到的是舒适的话,那么交通工具的改善,则让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出行的便捷。摩托车、公交车、出租车的大量涌现,丰富了人们出行的消费选择,替代了以往人们对自行车的依赖。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摩托车46.8779万辆,运营出租车1200辆,仅宜春城区就有公交线路31条,旅游线路2条,线路网络总长162.7公里,年客运量3800多万人次。
  “私家车保有量的增长则更体现了市民的出行质量。”市交警支队办公室朱琰告诉记者,1978年,全市载客私家车基本为零,而目前,我市私家车的保有量已达5.49万辆,这还不包括全市57.637万辆机动车中的私用车。
  从简单活着到享受生活今年4月,潘文喜放下餐馆的生意,随旅游团到北京潇洒走了一回。在去北京的一周时间里,他亲身感受了大都市的生活,游览了许多景区,还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用他的话说,现在收入水平高了,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简单单地活着,要学会享受生活了家住宜春城区中山西路88号的原宜春工程机械厂职工张力老先生感触更深。
  据张力老先生讲,上世纪70年代除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外,精神生活也十分贫乏。
  那时候看上一场电影,要高兴好一阵子。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有彩电、手机,不少家庭还有电脑。在儿子的指导下,张老也学会了上网。张老动情地说,现在的日子才叫生活,这是一种享受,和从前的日子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精神生活的丰富,源于收入的大幅增长。据市统计局提供的数字表明,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419.51元增加到2007年的4113.4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1985年的530.04元增加到2007年的1.08万元;人均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由1978年的11.5元增加到2007年的6638元。目前,我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视机115.3台,电话63.7部,影碟机34部,手机97.9部,电脑2.1台。人年均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达932元。
  百姓乐于投身精神生活领域,共同构成了我市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如今,高安釆茶戏、上高农民摄影、袁州版画、靖安农民诗词、宜丰根雕、铜鼓漫画,奉新农民画、万载傩舞、樟树舞蹈、丰城书法等,形成了一道丰富多彩的城乡文化生活线。据统计,截至2007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站)182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1个,城乡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70个。全市基本实现了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
  除在家享受文化生活外,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休闲活动。购物、娱乐、健身、交友、垂钓,特别是旅游,已成为我市百姓生活消费的一大亮点。市旅游局副局长范小春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共有接待景区景点80处,旅行社48家,去年共接待游客520万人次,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市内游客 。如今,潘文喜坚信,会有越来越多花样迭出的好日子等着他去享受。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潘立南
责任者
潘文喜
相关人物
张子重
相关人物
涂季康
相关人物
黄金华
相关人物
潘晓光
相关人物
张庆华
相关人物
张力
相关人物
范小春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