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的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3645
颗粒名称: 住房的变迁
分类号: C913
摘要: 每当登上在家乡农村建造的新房屋顶时,我就会回想起孩提时曾住过的两处老屋。
关键词: 住房 变化

内容

每当登上在家乡农村建造的新房屋顶时,我就会回想起孩提时曾住过的两处老屋。
  一处是上世纪50年代祖父依托邻居的墙拼凑起来的一间土屋,那是父亲的新房,我也正是在那几平方米的土屋里出生的。由于兄妹多,6岁后我便跟着祖父住在老屋的一间偏房里。那时候没有电灯,更不用说电视。上小学后,我便每夜在煤油灯下完成作业。最可怕的是冬天,寒风袭来睡都睡不着,老鼠竟在床上窜来窜去,常常吓得我浑身汗毛竖起来。那时总盼望自己赶快长大,跳出这土砖屋。
  还有一处是父母通过节衣缩食,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苦干,于1981年盖起的一栋土木结构的平房。当时在家乡这算是一栋上了档次的房子了,我们全家整整在这栋平房里生活了12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弟妹几个先后进入了高等学府学习。如今,我已成家立业,不但在城里购买了新房,还在家乡购买了一块地基,为年迈老母建造了一栋三层小楼房,家中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白发老母经常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做客,每当聊起从前的老房子,母亲总是感慨万千:“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们哪有今天这样的楼房住啊! ”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卫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