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霜降过后,我回了一趟老家。一进村子,就闻到了一股久违的茶油香,便知道这是村民们在榨油了。这使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家乡人们用木榨榨茶油的往事。
我的家乡位于赣西北边远山区,茶油是家乡的特产之一。油茶林遍布袁州区各乡镇,总面积近百万亩,年产茶油三四百万公斤,产量居全国之首,是全国最大的茶油生产基地,1999年被国家林业部门命名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油茶之乡。所以,农家的孩子从有劳动能力开始,就与油茶打交道:每年正月随大人上山栽油茶树,暑假上山为油茶林除草松土,一过寒露,就一家大小齐上阵,釆摘油茶果,将茶果倒在晒场上日晒夜露,冬至后放学回家围着大篮盘将间在油茶籽中的茶壳挑出来。
最后,当大人们挑着一担担清亮干燥的油茶籽去榨油坊榨油时,我们就乘机带上几只圆滚滚的红薯溜到榨油坊,央求大人将红薯煨熟,然后剥掉皮放在刚出榨的茶油中浸一下,就满心欢喜地吃了起来,油烤薯的那个香甜呀,简直没法形容,反正这是我少儿时吃到的最美味可口、最不能忘怀的零食。也许因为这个缘故,我虽然从没有参加过用木榨榨油的劳动,但对木榨的结构及劳动的场景还是记忆犹新,大人们抱着大木锤“嗨嗨”用力撞击油槽中的木桩时发出的“咚咚”声仿佛还在耳边响起。据老辈人讲,赣西民间利用木榨榨茶油的历史有上千年。由于光用人力还不能成功地把茶籽中的油完全榨出来,聪明的先人们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巧妙地利用水落差产生的动力与人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才能从坚硬的茶籽中取出清亮喷香的茶油,把这种原生态的茶油加入到日常的菜肴和自家制作的糕点果品中,从而享受到更美妙的味道。因此,砖瓦结构的榨油坊一般都建在村落集中、水源充沛、交通方便的溪岸河边。这种木榨油坊通常由一辆水车、两张烘床、一个碾盘、一个柴灶、一根硕大的榨槽木、一个悬空的撞锤组成,还得备齐蒸甑、铁圈、稻草等榨油所用的必需品。人们修一条水渠,从高处将水引过来,把源源不断的水注入水车中,带动水车转动;利用杠杆原理,使其所产生的力量带动碾盘转动,将放置其中的茶籽碾成粉末。榨油坊的"主机”是一根粗硕的“油槽木”,“油槽木”必须坚实耐用,因此人们通常取材于百年以上的松树,槽木的长度要5米以上,切面直径不能小于1米,树中心凿出一个长约2米、宽0.4米左右的“油槽”,油胚饼填装在"油槽"里。
记忆中的木榨油坊虽然充盈着诗情画意,甚至带有浪漫的色彩,但要从茶籽中榨出喷香的茶油,还得经过几道工艺,付出辛勤的劳动。
前面说过,把茶果从山下摘回来后,要晒几天,茶果才会裂开爆出茶籽,再将茶籽晒干后送进榨油坊。但日光的强度有时还难以晒干茶籽中的水分,所以,榨油的第一道工序是将茶籽放在烘床用火焙干燥后,投放到碾盘上碾碎。碾盘的动力由水车带动,水车的直径一般在2米以上,碾盘的直径一般有4米多, 所有的构件都由木材制成,做工精巧,既实用又颇具审美价值,转动时,咿呀作响。
茶籽碾成粉末之后必须用木甑蒸熟,然后用稻草垫底将它填入圆形的铁箍之中,有专门的师傅赤脚将滚烫的茶酱踩实在铁箍稻草中,做成厚实的胚饼,将胚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在油槽右侧装上木楔就可以开榨了。一般每榨可以装一二十个胚饼。开榨时,掌锤的老大,执着悬吊在空中的撞锤,发出节奏性特强的“嗨嗨”声,在两个助手的和应下,将长达5米多的撞锤,一下接一下地撞到油槽中的“进桩”上。于是,被挤榨的油胚饼便流出一缕缕金黄色的清油。
立冬后天气渐寒,也进入了农闲时期,所以,暖烘烘的榨油坊,也成为村民们最爱去的地方。大家有事没事都聚在油坊里“把酒话桑麻”,或烤火取暖,或聊天讲笑话,或吃几只油浸红薯,或带上薯酒和炒得又香又脆的黄豆喝上几杯。于是,温暖拥挤、日夜加工茶油的榨油坊成了大人小孩的暖冬俱乐部。伴随着撞锤和“进桩”撞击时发出的轰然响声,那阵阵油香也飘荡出来,久久不散,沁人心脾,真让人有些“酒不醉人人自醉”、“除了皇帝就是我”的感觉。虽然手工榨油机日夜运行,但因为效率不高,所以,一个生产队当年收获的茶籽要到次年春季才能全部榨完。当然,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营造了一种充满了人情味的民俗氛围,因此,担任榨油任务的大人们也不厌烦,反而乐于享受吃送饭喝薯酒记工分的待遇,这比呆在家里做琐事杂活畅快得多。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头脑活络的农民从山外引进了多快好省的电力榨油机,这种榨油机从粉碎茶籽,到挤压出茶油,均由电力带动,劳动强度小,出油率高,效率大大提高。慢慢地,人们就不再到木榨油坊榨茶油了。原先承包榨油坊的人也拆除木榨碾盘,装上了电力榨油机。
“无可奈何花落去”。渐渐地,劳作了千百年的木榨退出了历史舞台,榨油坊中那种充满温馨和诗意的浪漫气氛也如云烟飘散而去。我们现在只能在旅游观光的地方才能看到这种老式的木榨,回忆起当初那种特殊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