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两棵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3450
颗粒名称: 生命中的两棵树
分类号: I056
摘要: 教室的门前有两株树,一株是广玉兰,一株是雪松。在闲暇的时光,或在寂寥的日子,我常常久久地凝望着他们。这是一株很有女人味的广玉兰。我觉得她更像髙贵而典雅的少妇,体态婆娑而丰腴。
关键词: 广玉兰 雪松

内容

教室的门前有两株树,一株是广玉兰,一株是雪松。
  在闲暇的时光,或在寂寥的日子,我常常久久地凝望着他们。这是一株很有女人味的广玉兰。我觉得她更像髙贵而典雅的少妇,体态婆娑而丰腴。她的叶子很特别,蜡质的叶面,宽厚而肥大,阳光下闪着微光,叶的两边微微卷起,好像无法平展开去,一片、两片乃至一树的叶子都这样微微卷起,一丛一丛,像女人头上卷曲的头花。微风吹过,她不像多情的柳条随风摇摆,显得轻盈,她整树摇曳,显得富态。或许是我的生命里太缺乏这种女人的基因,我才会如此倾心于我身边的这株广玉兰吧。
  她有动人的名字,亦有淡雅的花朵,她不娇艳,是一树娴静而素雅的白色,有些是稚嫩的花苞,略带青绿的一簇,很令人期待;人们常说“花未全开月未圆”,那刚开未开的透明如碗盏的花自然是所有花型里最漂亮的一种。她们有的开在突出的枝头,非常抢眼;有的躲在密密层层的叶子里,腼腆而娇羞。她们一律露出玉一般洁净的肌肤,叫人浮想联翩。可惜广玉兰的花期很短,一天之间,就变成深黄,失去了熠熠的光泽,但是这种花瓣不到生命完结是决不坠下枝头的,只有等到她变成铁锈的颜色,她才带着离恨随风飘去…… 而这株雪松就完全不一样了。他比身边的广玉兰要威武高大得多,他就像玉兰身边的护花使者,他从体态上看更像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从高高的岩石上俯冲下来,有一种傲人的风姿,他们的手臂一律伸得很长,这样雪松似乎就很难承载起他生命的重量,特别是在风雨交加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子都在剧烈地颤动,他伸长的手臂就会在风雨中狂舞。既然是雪松,冬天肯定是他最美丽的季节,夜雪初霁,雪松的枝条上积满了雪,风一吹,枝上的雪就飞花碎玉般地纷纷扬扬。周邦彦的词中把它描写为“树杪堕飞絮,檐牙挂琅矸”。只是没有看到屋檐的琉璃,是一种缺憾了。当然更好看的是从雪松枝条上透过来的万道金光,把整棵树都染红了,仰望雪松你会有一种眩晕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毕竟南方的冬雪是不多见的。
  这样的两棵树,长在我流淌的岁月里。他们枝枝掩映,高大茂盛,特别是在这春末夏初的季节。他们遮住了我的视线,挡住了前面教学楼的“半壁江山”,只是在树与树的交会处露出很怀旧的一扇红格子窗户,这幢教学楼已经不多用了,只是在考试的时候才会重新打开。因为有荫蔽的大树,教学楼就显得很古旧,也显得有些神秘了。这幢教学楼带走了我的青年,从怀旧的窗口望去,我还能望见那群可爱的孩子,想起在深冬的夜里,我带领他们反复朗读毛泽东的“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样悲壮诗句的情景。那时屋外也有这样两棵大树,我年轻快乐,根本没有心思去仔细打量他们,甚至有一个教室的后门正对着两棵树,直到今天我才感到对他们深深的爱恋。
  他们一定亲眼看到过我年轻的时候怎样的慷慨激昂,热血沸腾,有着怎样一股"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豪情。可是现在当他们转过身来的时候,也一定亲眼看到中年的我怎样地沉稳世故、老成持重了,这样从来不肯以真面目示人的那个人还是我吗?我知道他们常常静默地站在那里,站在时间的月台上看着穿梭来往的人群,看着像我一样由青年走向中年,由热情走向冷漠的人群。树啊,如果你会说话,你会告诉我什么呢?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燕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