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乡位于袁州区西面,全乡有14个村党支部,农村党员746名。近年来,该乡党委创新村级党建工作新思路,扎实开展支部创建活动,下大力气整顿后进村,扶持经济薄弱村,治理不稳定村,取得可喜成效。如今全乡14个村党支部已成为能谋事、会干事、干好事、干净干事的坚强堡垒。今年1一8月该乡完成财政收入320.4万元,同比增长45.2%,呈现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经济赶超式发展的喜人局面。这是该乡党委夯实基础,抓村级党建,创新“五项机制”带来的结果。
创新选任机制。该乡党委着力在选任上下功夫。一是制定德、能、勤、绩标准,在群众中选拔威信高、发展能力强、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人,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配强村党支部班子。二是结合“三培两带”工程,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中选任村党支部成员,充分利用他们有知识、懂技术的优势,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三是选派机关有技术专长,熟悉农村工作的优秀人员下村挂职锻炼,协助村委开展工作,切实有效解决少数村支部人才缺乏,战斗力不强的现象。
创新教育培养机制。该乡一是抓好党员教育阵地建设。投入6万多元建设和完善乡、村党员教育培训中心,购进政治、法律、农业科普书籍和科教录像电教片,丰富学习教育资料。
同时,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和目标,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使党员教育与培训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抓好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以乡党委、村党员活动室为阵地,对全乡村级党员开展政治理论、党章党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教育培训。三是抓好党员的技能教育培训。针对党员求知求技求富的强烈欲望,该乡依托本乡优势,釆取多种形式,进行种、养、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党员的致富技能,如今全乡党员已普遍掌握1~2门技术,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创新绩效评价机制。一是细化考评内容。从实际出发,制定村级党建工作和社会事业各项工作任务与目标,将村级党建、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等逐项细化,作为年度工作任务和考评的内容。二是严格考核考评程序。制定严格的考核考评工作程序,年度工作结果分4个季度进行检查,综合评分,年终计总,分组织考核分和群众考评分,两项相加,进行排位,参加考核考评由党政挂点领导和村民代表分别考核考评,利用面对面与背靠背的方式进行公开、公正考核考评。
三是公开考核考评结果。对村级党建工作以及党员年度工作考核考评结果公开透明,乡党委在全乡进行通报,并在各村公开栏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综合考评的末位和不称职的党员干部进行组织调整和经济处罚,通过创新绩效评价机制,激发了各村抓村级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创新监督约束机制。该乡一是加强党内监督。强化对党员和干部的监督,有效防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损公肥私、侵害农民利益等行为,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保障党内民主权利,增强党员和干部的自律意识。二是运用制度监督。建立和完善村党支书重大事项报告、年度述职、民主评议等制度,规范建立了村级财务、民生工程,公开办事机制,增强工作透明度,防止独断专行和暗箱操作。三是依靠群众监督。重大事项、工程项目建设等,通过民间议事会表决,群众同意的就办,群众不同意的暂时不办,增强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
创新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报酬制度。在保证村干部的工资发放到位的基础上,制定《村干部退职生活保障金制度》,使村干部干有所得、退有所养,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年终考评考核优秀的村党员干部和党员实行表彰奖励,激励先进,对不称职的进行调整。三是建立贫困党员扶助关爱制度。对因年老体弱,遇到特殊灾害或因病导致生活困难的党员,乡、村两级给予结对帮扶,实行生活扶助,据统计,近年来,该乡为贫困党员送去衣物等生活用品500余件,扶助贫困党员户生产资金3万元,困难扶助资金5万元。通过联、帮、扶,使贫困党员感受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有效地增强了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