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农民“农工”两不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2646
颗粒名称: 高村农民“农工”两不误
分类号: F323.6
摘要: 这几天,万载县高村镇歧源村农民曾银生,每天吃罢早饭就骑着摩托车赶到该镇的宏昌木业有限公司去上班。“上完这几天班就又要请假了,家里的晚稻快熟了,收完稻子后再继续上班!”曾银生高兴地对笔者说。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

内容

这几天,万载县高村镇歧源村农民曾银生,每天吃罢早饭就骑着摩托车赶到该镇的宏昌木业有限公司去上班。“上完这几天班就又要请假了,家里的晚稻快熟了,收完稻子后再继续上班!”曾银生高兴地对笔者说。如今,像他这样一边在工厂上班一边务工的农民,该镇有1100多人,他们在工厂上班平均月收入在800一1500元。
  高村地处万载边远山区,有着丰富的木竹资源。为了切实就地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该镇从合理利用与综合开发竹木资源着手,改以往出售原竹原木为精细加工,大力开发竹木新产品,做大做强以竹木为主的加工企业,扩大竹木综合加工能力,不断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优惠镇外企业到高村投资,兴办各种竹木加工厂。同时,广泛吸引民间资金,鼓励镇内农民合伙投资办企业,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地转移。小溪渡竹帘厂是该镇歧源村4位农民合伙投资近100万元创办的股份制企业,企业稳步发展,如今已拥有两条竹帘加工生产线,吸纳的劳动力由当初的50名发展到现在的150名。今年以来,该镇引进企业26家,到位资金3200万元,镇内农民合办股份木竹加工企业12家,投入资金630万元,为该镇农民提供就业岗位1100多个,使农民在足不出镇的情况下,变成了 "工人”。
  该镇小洞村49岁的村民吴海华高兴地说:“现在外面的就业岗位门槛高,特别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人找就业岗位更是难上加难。如今,在家门口我就能赚到钱。今年我在镇内一家细木加工厂打工,挣了7000多块钱,地里的农活也没耽误,还能照应家里。现在让我出去也不出去了。”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叙景
责任者
邱吉华
责任者
吴海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小溪渡竹帘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