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2617
颗粒名称: 龙湖魂
分类号: K928.43
摘要: 河南省是内陆省份,也鲜有湖泊。但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却有一个很大的湖泊一一龙湖,风光旖旎,令人流连忘返。最近有幸游了一下龙湖,感受到了它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积淀。
关键词: 龙湖 湖泊

内容

河南省是内陆省份,也鲜有湖泊。但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却有一个很大的湖泊一一龙湖,风光旖旎,令人流连忘返。最近有幸游了一下龙湖,感受到了它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积淀。
  正如浙江人厚爱西湖,山东人盛赞泰山,广西人喜爱漓江一样,河南人总把风光旖旎的龙湖当作自己的骄傲。
  和杭州西湖相比,龙湖远没有西湖的名气,没有西湖的娇艳、浮华和排场,也缺乏西湖的淡妆浓抹。但无论从龙湖的景致面积(比西湖大两倍)上,还是历史渊源上,它都毫不逊色于杭州西湖。
  烟波浩淼、芦苇葱郁的龙湖给了淮阳人诗情和遐想、旷达和灵气,让淮阳人多了几分韵致和情调,也融入了淮阳人的灵魂。闲暇时,徜徉在波光浩淼、蒲草丛生的龙湖岸边,宛如看到了阳澄湖畔的江南水乡,看到了远离城市喧嚣的桃花源,心中积蓄的烦恼会一扫而光,心境会豁然空灵和平和。最妙的是月明星稀的夜晚,独自行走在龙湖畔,皎洁的月光倾洒在一片碧波之上,恍如梦境。唐代大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会一下子蹦出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随之发出“今夕何夕”的感叹。
  空濛渺远月光下的龙湖,时时把人的思绪带向很远很远。只因尘封得太久,略显得神乎和飘渺。我们不妨沿着古人的足迹,作一下历史的追溯。
  《中国古地理图》显示,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淮阳古陆”,它中央高,四面洼,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六千年前,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氏率其部落子民从他的出生地甘肃天水沿渭水上游谷地,由西向东进行长途迁徙,终于在古黄河洪水淤积成的黄淮大平原找到一块水草肥美的地方一一宛丘(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定居下来。专家考证,宛丘就是淮阳城东4公里的平粮台。方志载,平粮台高二丈,大ー顷,旧有四门,林木蔚然,它不但是丘上有丘,而且四方高,中间低。宛丘东靠流水清澈的蔡河,西濒水草茂盛禽鱼繁多的龙湖,远古时候,这个鸟兽可猎、鱼虾可捕、高丘可居的地方,自然会成为原始人理想的栖身之地。
  在那原始的洪荒年代,伏羲作出了超越同时代人的伟大贡献,他在湖边教民结网捕鱼、狩猎、饲养牲畜,原始畜牧业从此兴起;相传伏羲在湖边的蔡河里捕得一只白龟,凿池饲养,临池观看,从龟纹中悟出奥秘,通过远观天文,俯察地理,中观万物于人,在岛中画成八卦。这个岛就是至今尚存在淮阳龙湖里的画卦台遗址。史书说画卦台是“伏羲于蔡水得龟画八卦之坛”,是后人为纪念伏羲画八卦的功绩而建的。伏羲八卦奠定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基础,那蕴藏着易学内涵的古太极图,被中外学者称为 "中国文化的根”、"人类文化的源头”。
  伏羲还综合蛇、鱼、虫、鸟、马、牛、鹿等部落图腾的特点,创造了伟大的图一一龙。随后,伏羲自号“龙师”,以龙纪官,以后,所有中国的帝王都成了“真龙天子”,中国的子民百姓都成了龙的传人,古老的东方有了这么一条生生不息的巨龙。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一面龙旗, 足以把羲皇子孙汇集在一起。因为“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肇端的象征”。
  伏羲以其卓著的贡献,被后世推崇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成为中华民族尊崇敬重的人祖、龙祖、中华共祖。为永志伏羲氏的功德,后人在龙湖边建造了气势恢宏的太昊伏羲陵庙。数千年来,上自帝王将相,下至三教九流,前来寻根谒祖者络绎不绝,并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太昊伏羲氏之后,炎帝神农氏继都于太昊之墟,淮阳自此称陈(陈,旧都也,即原来的都城)。炎帝神农氏在龙湖边浸种灌溉,播种五谷,开始了中国的原始农业。至今淮阳县城城北5公里还有“五谷台”、“神农井”遗址,相传这是神农氏教民稼穡的地方。
  如果说,西湖的内在魅力与美在于它的日月精华和山水毓秀,在于它是中国文人创造的文灵光,秀丽山水间弥漫着才子、隐土、蛇仙的矜持和凄楚,从而汇成极复杂的文化景点,那么龙湖的魅力与美则在于它是开辟鸿蒙与现代文明跨越时空的接壤,在于它是远古人类战胜愚昧,启迪智慧所散发的人生礼赞,在于它由古老而产生的厚重感,在于它是风景,又不仅仅是风景。
  龙湖使淮阳成为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兵家必争之地。淮阳曾是西周分封的十二大诸侯国之一,虞氏舜帝之后裔妫满(陈氏祖先)陈胡公为陈国首任国君,并在此修筑城池。陈胡公首先把龙湖作为护城的天然屏障,他的铁墓也永远留在了风景秀丽的龙湖中,成为中华陈氏望族的骄傲。继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从大泽乡ー路冲杀,在湖光闪闪、气势雄伟的陈国城楼上树起了“张楚”大旗。最悲惨的是楚顷襄王,被秦国的大将白起拔了都城,仓皇北逃至陈国,凭着龙湖的险要,以水御敌38年,最后葬在了陈国。东汉的陈王刘宠,面对势如破竹的黄巾军,依仗陈城四面环水的地利,四门吊桥高悬,自带强弩手数千固守弩台,终于扼住了黄巾军。唐末农民起义的首领黄巢,率领数十万义军,挖长壕五周百道,大战陈城300天,终因万亩龙湖天堑不可飞渡,连战失利,在他的行宫磨旗店喟然长叹,留下了终生的遗憾。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也率众围攻淮阳城。他用谋略先劝降城内共举大义,城门守将关永杰斩了来使,表达对他的抗议。可天助闯王,淮阳城内月波寺药库起火,闯王乘慌乱之机终于拿下了淮阳城。
  而今,龙湖岸边的厮杀声已淹没在黄尘古道里,千年的鼓角争鸣也化为古老的龙湖涛声。泛舟龙湖,那里湖光水色,湖水清澈,蒲苇芊芊,白榆成林,绿杨成荫,畅游其中,乐而忘返。满湖的荷莲,蔚为壮观。可惜我去的时候荷花已经凋零,没有欣赏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胜景。
  极为有趣的是,曾在西湖浚湖筑堤的杭州知府苏轼,和淮阳也极有缘分。其弟苏辙曾在淮阳任教谕三年,任职期间,他十分喜欢龙湖的湖光柳色,在湖西北的柳湖丘上筑室读书,这就是苏轼笔下“宛丘学舍小如舟”的苏亭或子由亭,苏轼也多次到淮阳,写诗作画,兄弟俩相互唱和,留下了大量的诗作。苏轼的《戏弟子由》“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就是苏辙为陈州学官的诗作。苏轼被龙湖神奇美丽的景色所陶醉,在《次韵子由柳湖感物》中咏道:“惟有柳湖万株柳,清阴与子共朝昏……柳虽无言不解愠,世俗乍见应怃然。”借柳咏志,写尽人生感受。为纪念二苏的文才和功绩,淮阳人在苏亭四周遍植莲藕,暗喻“出污泥而不染”。每逢夏至,柳拂曲栏,清风徐来,荷香袭人,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学士来此游览。
  一代文人赋予了龙湖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向心力。其实,龙湖荟萃的何止是文人学士的精英,就连名震天下的北宋名将狄青,也满怀一腔失落、悲愤,慨然请出陈州。京南重镇的陈州并无战事,百无聊赖的英雄,为追忆当年的雄风英姿,在龙湖之畔筑台,重着戎装铠甲,其神武的身影映在清澈见底的湖水中,秋风摇动芦苇,如闻鼓角,如骋疆场,此时,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可怜一代名将,仅一年就郁郁卒于陈州任上,徒在龙湖留下一个梳洗台,让历史沉思,供后人怀念。
  当我从古老的历史中回味过来,却一片惘然,从远古文明至今的几千年文明史,淮阳接纳了无数非凡的人物,如今他们都安卧在厚厚的史书之中,只有北宋名臣包拯的一出《下陈州》还在翻起几朵浪花!当年包公铡四国舅的金龙桥安在?那鲜血染红的龙湖又将如何?难道这只是上苍无缘无故的安排?
  或许正因为龙湖是集秀美景色、历史传说和时代文明为一体的集合体,在风雨飘摇中贮积了太多的沧桑之变,把洋洋洒洒永永远远道之不尽的历史故事浓缩于龙湖中,才有龙湖的厚重感,给淮阳人留下了浓浓的又是涩涩的龙湖情结,才成为淮阳人魂牵梦绕的缘由。
  龙湖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内涵丰富的诗,一壶浓郁醇香的酒,ー卷历经沧桑的书,它等待着我们一一龙的传人去描绘,去创作,去酿造,去续写新的篇章。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谢文华
责任者
张若虚
相关人物
白起
相关人物
刘宠
相关人物
李自成
相关人物
关永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广西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