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庙镇为残疾群众撑起“艳阳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2555
颗粒名称: 刘公庙镇为残疾群众撑起“艳阳天”
分类号: C913.69
摘要: 没想到你们还亲自把拐杖送过来了,谢谢啊!”近日,樟树市刘公庙镇民政所干部来到该镇肖塘村残疾人付月娥家,为她送上了一副崭新的拐杖,付月娥又惊又喜。原来,该镇领导在调查中发现,不少腿有残疾的群众因常年拄一副拐杖,拐杖磨损严重。为此,该镇专门从镇财政中拨款,购买了22副拐杖赠送给镇里的残疾群众。这是该镇倾心关爰残疾群众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残疾人 艳阳天

内容

“没想到你们还亲自把拐杖送过来了,谢谢啊!”近日,樟树市刘公庙镇民政所干部来到该镇肖塘村残疾人付月娥家,为她送上了一副崭新的拐杖,付月娥又惊又喜。原来,该镇领导在调查中发现,不少腿有残疾的群众因常年拄一副拐杖,拐杖磨损严重。为此,该镇专门从镇财政中拨款,购买了22副拐杖赠送给镇里的残疾群众。这是该镇倾心关爰残疾群众的一个缩影。
  困有所帮,业有所立。这是刘公庙镇党委、政府对全镇残疾群众的庄严承诺。该镇把发展残疾人事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将开展扶贫救助活动与实施就业工程有效结合起来,在为残疾群众倾心解困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他们自食其力的能力,为全镇残疾人撑起了一片“艳阳天”。近3年来,该镇通过向上争取和市财政配套的方式,累计筹集专项资金80多万元,使70%以上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根本好转。
  为让每一位残疾群众享受到政府的关爱,该镇将残疾群众家庭情况、伤残情况、经济状况等登记造册,建立残疾人档案,并视其具体情况进行帮扶救济。目前,该镇收录在册的各类残疾人有375人,其中159名符合民政救济标准的残疾群众全部被列为农村低保户。19名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和无任何生活来源的特困残疾人享受到“五保”供养待遇。此外,该镇还出台了残疾人看病免收挂号费、注射费等优惠措施;为残疾群众免费进行危房改造;组织党员助残工作组上门帮扶。
  为残疾人就医、住房、生产生活、子女就学等提供全方位的救助保障。南保村村民付东林去年摔伤致残,几乎瘫痪在床,妻子又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了解这一情况后,该镇第一时间将他家纳入农村低保户,联系学校免去了其女儿上学的一切费用,并多次组织镇卫生院医生为他免费救治。如今,付东林伤情有所好转,已能拄拐杖下床活动。付东林感慨地说:“要没有党和政府的救助,我这个家也许早就散了!” 在“输血式扶贫”的同时,该镇还鼓励残疾群众摆脱“等、靠、要”思想,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信念,依靠勤奋来弥补身体上的缺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方面,该镇积极与当地用工企业联系,为残疾人进厂务工牵线搭桥。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家电维修、服装裁剪、盲人按摩、摩托车修理等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为其自主创业奠定基础。近3年来,该镇先后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11期,培训残疾人300多人次。樟树顺裕实业有限公司是该镇一家民营企业,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该镇共有26名残疾人进厂务工,人均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大公村村民张水平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去年参加镇劳动服务保障所举办的家电维修培训班后,在集镇上办了一家家电维修店,每月能赚1300多块钱。如今,该镇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从业率达到了95%。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向斌
责任者
范庆林
责任者
付月娥
相关人物
付东林
相关人物
张水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樟树市刘公庙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