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一个美妙的年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2457
颗粒名称: 七十岁、一个美妙的年龄
分类号: I106
摘要: 孔夫子到晚年曾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所以后世便有“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耳顺之年”等说法。孔子没有说“八十而怎样,九十而怎样”,是因为他活到73岁便去世了。
关键词: 文学作品 作品欣赏

内容

孔夫子到晚年曾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所以后世便有“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耳顺之年”等说法。孔子没有说“八十而怎样,九十而怎样”,是因为他活到73岁便去世了。他生活在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那时的生产力和医学水平都很不发达,他能活到这样的年纪是很不容易的。所以,1200年之后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考察了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和平均寿命之后,发出“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感叹。于是后世又以“古稀之年”代称70岁。70岁成了一个很值得追求和揣摩的年纪。
  孔子没有详细解释“不惑”、“知天命”、“耳顺”、“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含义,我在先后达到40、50、60的年龄门槛时,也没有仔细领会、思考、琢磨这些年龄段相应说法的意思。但今年冬天,我将年届69岁,也就是将进入70岁的门槛,我却突然发现,我对孔子关于70岁的说法有所领悟。我深深佩服孔子对人生这一节点的感悟多么深刻和多么准确。
  所谓随心所欲,《词典》的解释是,一切都随着自己的心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70岁的人为什么能这么潇洒?70岁的人已在社会上经历过幼年、青年、壮年、老年等各个年龄段,在社会上见识得很多。就大多数人来说,除了总统套房没有住过、一夜暴富没有经过、燕窝鱼翅没有吃过、偷鸡摸狗没有干过、前呼后拥的日子没有过过、旅游景点不能一_去过等等之外,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甜酸苦辣、获得成功、实现理想、遭遇灾难、失去亲人等各种事情都经历过。再不需要为了获得升迁而低声下气,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再不需要为了获得事业成功而熬更守夜废寝忘餐;再不需要为了温饱而起早再不需要为了子女的学习、前途而奔走呼号乞哀告怜……相反,想外出旅观光,想吃喜欢吃的美肴味佳,想穿中意的各种服装,晚上想早点睡,中午想睡个惬意的午觉,早上想随着心意起床,兴趣来时看看书报听听音乐,或打打门球练练拳脚,都可以做到,也不难做到。除了过于浪漫的“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以及周游世界、尝遍所有山珍海味,穿遍各款名牌时装等做不到之外,其他的良好愿望,差不多都可以变为现实。这几乎成了所有身体健康的曾在社会上认真工作、生活过几十年的70岁老人的现实和乐趣。
  所谓不逾矩,是说一位有70年社会经历的人,对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但十分熟悉,而且会做得中规中矩。
  既不会去做法律禁止、道德谴责的事,也不会去做有失礼仪有损尊严的事。既不会有与人勾心斗角,忌贤妒能的心态,也不会有对人挑拨离间,颐指气使的行为。70岁的人不会有火气,不会有莫明其妙的激动。更不会出人意料地逞匹夫之勇,连睡觉、吃饭等日常生活都会讲分寸,所谓行止要四忌(忌久坐、忌久立、忌久视、忌久卧),饮食要四度(讲速度、饱度、温度、硬度),情绪要四宜(宜服老、宜糊涂、宜旷达、宜用脑),睡眠要四慎(慎运动、慎饮酒、慎蒙头、慎防病)等等,这些几乎是7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的“共同纲领”。70岁应该是一个令人中庸、平和的年纪。
  当然,这只是孔子对自己70岁人生的定义和概括,不能说这就是所有70岁老人的共同感受和必然感受。但这提醒我们,要到70岁时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那种自在自为从容淡定收放自如的境界,必须努力地像孔子那样去安排和度过自己的生命,比如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我们也许没有人能取得像孔子被后世称为“万世师表”那样的人生成就,但只要按孔子教导和示范的那样去做了,那么。到70岁都可以享受这一幸福的人生阶段,并且可以愉快地向80岁、90岁、以至于100岁的目标迈进。时代不同了,现在的70岁不但不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稀少年龄,甚至还是一个很健康很有活力的年龄。既健康有活力,又能随心所欲不逾矩,70岁,实在太美妙了。愿现在和未来每一位迈进70岁时间节点的老人,都能有如此的好心情,好境遇。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建芳
责任者
孔夫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