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生态经济建设风生水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2208
颗粒名称: 奉新生态经济建设风生水起
分类号: F062.2
摘要: 奉新县牢固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始终坚持“决策以科学为前提、致富与生态同兼顾”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经济建设

内容

近年来,奉新县牢固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始终坚持“决策以科学为前提、致富与生态同兼顾”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奉新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62%,其中毛竹林62万多亩,立竹量7000余万根,居全省第二位。该县依托生态环境优势,按照“建万宝山,兴米粮川”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优质髙效农业,使全县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山上,在林改"春风”吹拂下,林农从事山林开发的积极性高涨,全县共投入开发资金800多万元,造林5万多亩,抚育竹林10万多亩。全县竹加工产业稳健发展,去年总产值达3亿多元,上交税收2000多万元,并创出了通贵、飞宇等10多个竹产品驰名品牌。山下,该县大力兴建“米粮川”,着力发展优质稻、猕猴桃、花卉苗木和禽畜养殖业。今年全县早稻播种面积达21.88万亩,收获上亿公斤;加大了红豆杉、罗汉松、银杏等珍稀苗木培植,创建了4个千亩苗木生产基地,形成了奉新县城至上富公路沿线百里万亩花木长廊;加大科研力度,开发猕猴桃粉等精深产品,提高猕猴桃产业科技含量,有效解决了猕猴桃储藏和销售难题,使基地面积达到3万多亩,成为江南猕猴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基地;在养殖业上,依托永辉生态、中绿食品等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户以放养为主从事肉牛、鸡、鸭等畜禽养殖。如今,该县农民总收入的80%来自于林业、种养业。
  围绕新型工业化目标,该县将生态理念融入工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做好“建”、“选”、“管”三篇文章,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就是大力建设生态工业园。该县聘请省内资深绿化设计单位对工业园区进行绿化规划,按省级园林单位的标准规划建设园区内企业,釆取园区内企业绿化由企业投资,道路、休闲等公共绿地由政府投资的办法实施。经过6年的建设,县工业园绿化累计投资1.08亿元,完成植树7.2万株,绿化面积153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9.5%,绿化覆盖率达52.5%,实现了“园在林中,厂在绿中”,形成了园区乔、灌、花、草相结合,美化、亮化交相辉映的园林格局。
  “选”就是行招商选资。改变招商思路,大力吸引低资源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管”就是加强对入园企业的管理。对新上工业项目,实行环保审批一票否决制,并釆取环保评估、税收调节等手段,鼓励入园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完善环保设施,促使“三废”达标排放,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去年,该县关闭27家高污染企业、10座非煤矿山,拒绝20多家科技含量低、耗能高的大型加工企业。如今,尽管该县工业对财政的贡献已占据了全县的“半壁江山”,但生态环境依然良好,城区大气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TSP)为0.10毫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该县突出“人文旅游、山水休闲”主题,主打"天下清规、天工开物”品牌,通过“小题大作、借题发挥”,进一步扩大奉新旅游知名度,致力把奉新打造成南昌等都市生态旅游的后花园。深入挖掘百丈禅宗、应星农耕、华林书院和潦河奇石等旅游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对华林书院、八大山人耕香庵、岳讷堂、张勋庄园等历史文化旧址进行深度挖掘、整理、修复,不断丰富景点文化内涵;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3000亩猕猴桃农业观光园开发和九仙温泉、萝卜潭二期、中华竹海、老山原始森林等旅游项目建设,形成以古色旅游、宗教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为主,集旅游、避暑、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走廊。同时,大力发展颇具农家特色的小宾馆及购物、出租、娱乐等旅游服务设施,积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将优质米、竹地板、猕猴桃、竹编工艺、山区果脯等特色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把旅游的人气搞旺,做活旅游业。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地名

奉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