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万载县以建立机关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为抓手,釆取学习常态化、管理人性化、监督多元化、激励制度化的举措,着力破解机关干部作风建设难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学习常态化,让机关干部感到有压力。该县把学习新知识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第一道工序来抓,创造性地开设了'领导干部星期天学院”,每月确定一个星期天集中授课,聘请上级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士主讲。至今,星期天学院已授课20期,涉及科学发展观、知识产权、有机农业发展、园区产业集群培育、公务员心理调适、社交礼仪、防火知识等20个课题,累讨培训8000余人次。各乡镇、部门星期天分院也纷纷组织本机关干部职工学习,全县30多个分院共授课近600期,累记培训近3万人次。各基层党委(党组)、党支部还以“每月一课”为载体,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把加强作风建设教育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仅单位“一把手”授课就达80多节。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的常态化让机关干部产生了紧迫感,有了“不学习就会落后”的思想压力,从而大大激发了机关干部学习的积极性。据统计,近年来该县先后有 500多名机关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学历教育,有 1000多人次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管理人性化,营造干部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在该县康乐街道釆访时,街道领导兴致勃勃地带记者参观了机关干部健身房。健身房虽然不大,但里面乒乓球桌及跑步机、举重杠铃等健身器材不少,投入资金6万多元。街办主任黄平说:“机关干部作风的转变,不能光靠制度约束,还要通过改善干部工作生活条件,让他们把机关当作自己的家,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他告诉记者,除了这个小健身房外,街道下一步准备把篮球场建起来,扩大机关干部活动的场所。
离万载县城不到20公里的三兴镇,机关干部的管理别具特色。今年6月份以来,该镇针对夏季农村的特点,将机关干部值班与站所服务职能整合起来,推出“政务夜市”海天下午6时到晚上8时30分,安排机关干部到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为群众办事,主要开办就业信息发布、农资购买、农技服务等项目,有效地满足了农忙时节群众办事需求。镇党委书记汤建勇深有感说:“乡镇干部的作风转变,需要一个好的干事环境,将农民群众的需求与干部服务结合起来,让干部有事干,感到充实,作风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为营造良好的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环境,万载县规划在县城、乡镇集镇建造公共健身场所和健康娱乐场所20个,将其列入县、乡财政预算;每年定期举办体育、歌咏等文体比赛,有计划地安排各基层党委举办广场文艺晚会等活动。今年,县妇联组织举办了全县“我健康、我美丽”女性健美操比赛,丰富了机关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
监督多元化,建立“宽口径”的监督网络。
该县把机关干部作风整顿置于群众、媒体和组织的多元监督之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一是领导自我监督。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向全县人民作出不涉足“五风” (走读风、玩乐风、攀比风、飘浮推诿风、宴请吃喝风)的承诺,机关干部职工纷纷在本系统、本单位作出承诺, 在作风建设监督专栏上写下誓言。二是群众监督。建立快速查处反应机制,设立“110”式的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发动群众随时举报。三是特邀监督员监督。从党外人士、老干部和群众中聘请一批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责任心强的同志为作风建设监督员,赋予他们暗访督查权、质询建议权、直接汇报权和点评通报权,不定期对各单位的作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四是职能部门监督。由县纪委牵头,从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不定期进行作风建设专项督查,不定期组织大规模的突击暗访。五是社会舆论监督。
开辟作风建设电视专题节目,定期邀请各单位“一把手”就作风建设进行访谈。今年该县以“整'五风'、正作风、促发展”为主题,已举办访谈节目3期,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激励制度化,让干净干事的干部有位、有为,让作风虚浮、善于钻营的干部找不到位子,钻不到空子。该县创新工作方法,完善系列制度,充分运用压力传导机制整治干部作风,杜绝了人浮于事的现象。在县四套班子及各乡镇、各部门积极推行一项重点工程(或一个支柱产业)、一个领导小组、一支工作队伍、一套考核标准、一个奖惩办法的“五个一”工作法,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制度、为民办实事制度、领导信访包案制度、干部驻乡挂点制度等,让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工作大比拼中建功立业。对执行决策坚决、效果显著的,予以表彰和提拔重用。今年1月以来,一批干净干事、扎实干事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踩线犯规者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今年,该县对3起参与赌博的干部违纪案件进行了严肃查处,给予5名科级干部免职处理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6名一般干部行政记过处分;2名科级干部因对下属违规玩乐制止不力被问责,其中1名被免职,1名受党内警告处分;2名单位“一把手”被诫勉谈话。
“四化”举措有效促进了机关干部作风的转变,带来了明显的效应。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今,该县各级干部共为群众办实事1000多件;结对扶助困难家庭800多户,援助资金10万余元;群众反映机关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信访件同比下降了40%,越级访、重复访和非正常上访事件同比下降了60%。项目经济格外引人注目:今年上半年,该县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8个,签约总投资额达28.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885万美元;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98亿元,同比增长31.8%,增幅排名全市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