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是“张力源”,是发展市域经济的第一突破口;外向经济是“催化剂”,是发展市域经济的强大助推器。展望未来,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型的高安乃至宜春,要在区域竞争中加速发展,争先进位,提升经济外向度、强攻重大项目仍是重中之重。
提升经济外向度,强攻重大项目,要找准对接点如何最有效地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认为,关键要找准以下三个对接点:
一是产业对接。各地的资源、产业基础、区位状况、要素支撑和吸纳能力不同,要增强招商对接性,提高招商成功率,就必须深刻地认知市情,辨清自我,树立产业对接、优中选优的择商选资理念,全面、准确地分析自身的区位、资源、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按照“找准比较优势、规划产业方向、对接梯度转移、突出招商重点”的要求,以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为核心,精心包装、深度开发优势产业项目和发展潜力项目,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投资者,重点引进关联配套项目和上、下游延伸项目,加快产业集聚,培育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产业 “单打冠军”。去年以来,我国建筑陶瓷业开始调整产业布局,呈现出“东陶西移、南陶北上”的趋势,高安抓住这_历史机遇,适时建设建陶产业基地,并使之成为省级唯一的建陶产业基地。到目前为止,该基地首期规划的10平方公里内已布满项目,引进建陶及其配套项目50家,生产线153条,合同资金110.31亿元。在陶瓷行业举办的2008年新锐榜评选中,高安省级建陶产业基地获年度产区奖。实践表明,政府在实行产业对接中要树立“计划生育”的思想,不能贪大求全,要有“优生优育”的理念,把有限的资源、有限的优势整合到某一产业上来,这样才能有效形成产业集聚地。
二是区域对接。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那种漫天撒网、大海捞针式的招商方式是不行的,而应在招商区域上准确定位,突出重点,找准目标” 集中突破。从近年来招商引资的实践看,高安市引进的客商主要来自浙江、广东、福建、上海、江苏等地,尤其是浙江、广东两地占一半以上。今后一段时间,我们仍然要紧紧盯住“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大重点区域,认真研究这些重点区域的经济现状、产业特征包括重点企业的发展方向,整合招商资源,派驻精兵强将,大力开展驻点招商、敲门招商、定向招商,走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精准招商之路。高安建陶产业基地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招商实效,关键就在于重点瞄准了佛山,重点攻下了新中源、新明珠等行业龙头企业。实践表明,企业有集聚发展、扎堆落户的需求,整体性承接产业转移,是我们招商引资、强攻项目的最好方式。
三是中介对接。当前,一些企业家商会和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拥有项目信息量大、网络覆盖面广、企业家资源丰富等诸多优势。因此我们要切实转变招商理念,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发达地区有实力有影响的招商中介机构的联络对接,开展委托招商和代理招商,并切实兑现奖励政策,重奖招商引资的有功人士。高安在建陶产业发展之初,我们就积极与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中国建陶行业协会等国内有名的建陶行业中介组织联系,借助他们的力量吸引建陶界一些知名企业家、经销商、专家学者集聚高安,让他们认识高安、了解高安,进而认同高安、投资高安。可以说,这些中介组织为高安建陶产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提升经济外向度,强攻重大项目,要破除障碍点1.要善于突破土地制约。在当前经济“紧运行”的大环境下,我们既要坚决执行土地“新政”,又要主动适应、有所作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具体应做到“十个用地”:一是计划用地;二是项目争地;三是依法供地;四是集约用地;五是“空中要地”;六是规划控地;七是以地生地;八是“自主造地”,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 工程;九是盘活用地;十是“拆迁增地”。
2.要善于突破资金制约。当前,融资难依然是企业面临的最突岀的问题。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要充分的主导作用,营造中小企业融资良好环境。首先要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搭建企业融资平台。其次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转变观念,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品种,拓展商业信贷空间,再次要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加强诚信教育,规范财务制度,主动加强与银行的沟通,争取金融部门更大的信贷支持。第四要调动民间资金。鼓励企业积极釆取民间借贷、同业拆借、建立民间互助资金等形式,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加快企业发展。
3.要善于突破用工制约。怎样破解这一难题,关键是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内外结合”。要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充分发掘本地就业的潜能。
同时鼓励本地职介机构与夕卜地职介协作,在四川、贵州等劳动力大省建立常年劳务市场,大力吸引外来务工者。二是“土洋结合”。在劳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满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更要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进一步引导培训机构根据本地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加强与企业的协作,推行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
三是政企结合。政府职能部门要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切实加大对用工密集区域的投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健全规范的用工和内部管理制度,重视人才培养,善待职工,关心职工生活,提高员工的就业安全感,真正使员工引得进、留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