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迎祥云、圣火传京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1163
颗粒名称: 午门迎祥云、圣火传京城
分类号: G811.21
摘要: 2008年8月6日一早,在红墙碧瓦的北京故宫午门广场前,搭起了一个祥云形状的仪式台。近万名北京市民围聚在这里呐喊助威,迎接奥运圣火的到来。
关键词: 圣火 奥运会

内容

6日一早,在红墙碧瓦的北京故宫午门广场前,搭起了一个祥云形状的仪式台。近万名北京市民围聚在这里呐喊助威,迎接奥运圣火的到来,"奥运加油”"中国加油”的喊声此起彼伏。
  北京市西城区的王霞大妈不到六点钟就赶到午门广场,她和400名老年人要在奥运火炬北京传递仪式上表演简化24式太极拳。王大妈一袭白衣,悠扬的古乐声中,一招一式舒缓平和“奥运火炬历经千山万水来到北京,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就要召开了,我心里是说不出的激动,”王大妈告诉记者,他们都是经过精心选拔才获得到午门来表演的资格的,一定要好好展现出东道主的风釆。
  早晨8点,北京的首棒火炬手航天英雄杨利伟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手中接过祥云火炬,向周围的北京市民展示后,开始缓缓跑动。顿时,现场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激动、兴奋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沿着千年古都的中轴线,杨利伟高举奥运圣火,稳步向前,边跑边向两旁的市民挥手致意。人群中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短短的几十米距离,短短的几十秒钟,圣火传递给下一棒火炬手。面对围拢过来的众多记者,杨利伟说:“圣火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也充分展示了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从杨利伟手中接过火炬的美国人杜大卫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外教。他帮助北京修改交通、景点景区错误的英语标志,为北京和世界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让他兴奋不已:“我已经在北京生活了7年,我爱这个城市。中国加油!奥运加油! ” 林清发是奥运火炬北京传递过程中唯一的一名台湾同胞。曾经担任自行车队教练的他,带领中华台北自行车队来北京参加过很多次比赛,但参加奥运会这还是第一次,“传递奥运圣火是我人生中有着特别意义的一刻。北京奥运会也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盛会"。
  第9棒“小巨人”姚明是6日的火炬传递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在天安门广场上数万人关注的目光中,姚明手持火炬,穿过天安门城楼,,跑上金水桥将火炬传递国际奥委会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
  3月31日,飞人刘翔手持火炬跑进天安门城楼,开始了北京奥运火炬的全球传递活动。127天后的今天,火炬从天安门城楼中跑出,开始了最后一站的传递。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孙晓胜
责任者
刘淇
相关人物
王霞
相关人物
杨利伟
相关人物
林清发
相关人物
维尔布鲁根
相关人物
刘翔
相关人物
v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