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酷暑难当。奉新金源纺织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眼看不到头的设备,熟练操作的女工,来回穿梭的搬运车辆……现代化的规模生产让人大开眼界,扑面而来的发展气息更让人震撼。
奉新纺织产业基地,自2001年建设以来以惊人的速度发展,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纺织生产规模近60万锭,今年1至5月实现税收3005万元,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省级纺织产业基地。
无棉花种植传统、无纺织工业基础、无交通区位优势,在新世纪的工业化浪潮中,几乎赤手空拳的奉新人是如何妙手编织出纺织产业这片新天地的呢?谋势奉新发展纺织产业,是偶然还是必然?县委常委、副县长刘锋感慨地说:看似偶然契机,实则必然结果。
2001年,奉新工业园建设初期,渴望崛起的奉新人对园区寄予了极高期望。然而,当该县干部奔赴沿海发达地区招商时,却总是碰壁而归。的确,奉新是个传统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区位、交通等条件基本没有竞争力。无情的现实促使奉新人思考:自己到底具备什么优势,到底可以发展什么产业?其时,奉新县政协主席邹仕樘因为偶然原因,认识了还在家乡浙江诸暨搞纺织贸易、并有经营实业意向的现天顺纺织公司董事长俞勇。县委书记黄百文听说此事后,立即和邹仕樘上门拜访。经过不下20次登门,2001年底,终于促成俞勇到奉新投资兴办企业。
此后,奉新人处处为企业着想,精心为企业服务,俞勇感动之余,引荐了一期投资1.2亿元的恒昌纺织集团前来落户。
奉新的决策者很快发现:奉新一边是园区急需发展,一边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赋闲在家,自己发展工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劳动力综合成本优势,这一优势完全可以承接沿海纺织产业的转移。
思路决定出路。几经努力,三邦线业、赣鑫纺织来了,宏丰制衣、辉煌制衣来了……气候初成,接下来的局面让奉新的招商人员喜出望外:当他们有针对性地与沿海纺织企业接洽时,很多企业都表示愿意前来考察投资。随着形势的发展,引进更多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成为风风火火的奉新人着手编织的新梦想。
国内纺织业巨头福建金纶石化集团,是奉新人瞄准的目标。没想到,这家企业却足足让他们等了3年。
2002年,该集团老总郑宝佑到奉新考察后明确表示,奉新还不具备承载一个大型纺织企业的条件。该县主要领导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和郑总连续3年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向他传递奉新工业园的发展情况。园区还把企业进驻所需的
240亩土地先行平整好,虚“地”以待。
奉新县领导执著的精神、诚恳的态度、务实的品质让郑总大为赞赏,彼此间的信任逐步建立。2005年6月,郑总终于给了奉新县主要领导一颗“定心丸”:冲你们这股热情、这般诚心,我一定到奉新投资。当年8月,投资达2.4亿元、生产规模达12万锭的金源纺织一期工程动工建设,并很快投产,年内就实现税收200余万元。
奉新纺织,终于成势。
解难
7月25日,恒昌纺织公司总经理余谦在百忙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毫不隐瞒地告诉我们,今年纺织业形势不太好,园区过去的低工资、低电价等优势业已不再,不断增加的生产成本正侵蚀着企业的利润。恒昌遇到的问题并非个案,也并非今日始。纺织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当大量的纺织企业进驻园区后,熟练技术工人缺乏、工人工资上涨是必然现象。同时,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也难以避免。如何破解这些发展中的难题?奉新县领导的回答掷地有声:“培育一个产业一定要坚定不移。不管面对什么困难、什么挫折,我们都会勇往直前! ” 金源纺织公司自2005年进驻以来,短短3年内已先后完成一期、二期工程建设,生产规模达到了35万锭;今年初,金纶石化集团又投资4亿元,启动了宝源彩纺公司20万锭特种天然彩色棉纱锭工程。这两家公司都可谓是吸纳熟练技术工人的“超级海绵”,如何满足其用工需要?在奉新专门设立的金源纺织协调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份重大项目月度调度表,表中清楚地注明了7月份该公司急需纺织工人的数额。园区管委会副书记洪建中告诉记者,这是他们为高效服务企业而釆取的举措之一,协调办工作人员每个月都要弄清楚企业所需工人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情况,而县劳动就业局则根据这些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为长期向企业输送工人,奉新还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创办了纺织实训基地;为让企业能留住人,2005年奉新还特意制定出台了《奉新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管理办法》,力促企业提高工人薪酬,改善工作环境;在劳务输入方面,这几年,与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的人力资源基地频繁接触,已成为奉新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家常便饭。
不惮烦难,勇往直前,难题一个个在奉新人手中破解。他们开创的孵化式融资模式,被业内人士称为"奉新模式” ,2007年园区纺织企业实现融资2.3亿元,今年
1至5月又实现融资5350万元;他们通过 “腾笼换鸟”方式,鼓励企业兴建多层厂房,大大提高了园区的土地利用率;今年,国内纺织产业遭遇发展困境,他们及时安排支付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增资扩产,建设配套项目, 使企业生产成本逐步降低,竞争力不断加强。今年1至5月,奉新纺织业实现销售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12%。
奉新纺织,鼓帆待发。
提升
7月26日,在赤田镇十五里亭居委会居民许家秋的家庭纺织厂里,十几台织布机都在运转,4台大抽风机让室内略显清凉。许家秋自豪地告诉记者:“我是镇里第一个签合同、买机子的人。现在,我们镇里已有100多台织布机投入生产,还有近百台在安装……” 去年,奉新县出台了《奉新县发展家庭纺织产业实施方案》,鼓励农民发展家庭纺织业。许家秋是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他立即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农民考察团前往浙江,并和两户农户一起率先购置了
18台织布机。去年10月,他们与天顺纺织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企业包织布原料和产品销路,他们赚取加工费。
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买一台织布机需3.1万元,其中农信社提供贴息贷款2.4万元,县政府补贴6000元,自己只要拿出1000元就可开始生产;每织一米布,天顺给2.55元加工费,除去开销一台机子一月可赚1200元。这样,两年左右就可还清贷款。
发展家庭纺织业,既解决了企业在用工、用地方面的难题,又降低了企业生产管理、设备更新的成本。如今,在赤田、赤岸、干洲等乡镇,上百户农户已购置织布机500多台,年生产能力达到300多万米。许家秋信心十足地说:“明年你们再来看,我们这里将更有看头! ” “发展家庭纺织业,根本目的是要延伸纺织产业链条。”刘锋说,“目前奉新的纺织产业还只是雏形,企业生产的大多为初级产品。下一步,关键是要完善纺纱、织布、印染、制衣等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高度集聚、产品紧密关联的产业集群。” 虽然提升基地层次的心情急切,但奉新人的目光已更为深远。在企业品质上,品牌知名度高、技术含量高、生态环保型企业是首选;在生产规模上,织造厂年生产能力必须在500万米以上,成衣厂必须在500万件以上;在设备方面,则必须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以确保基地高点起步,去年,奉新纺织企业进口的络筒机就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
引进下游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将有巨大的带动作用。为此,2007年底,奉新启动了 “印染集控区”项目,目前项目规划已进入最后审批阶段。同时,该县正与国内一些知名制衣企业积极接洽,如引进成功,奉新纺织产业将迎来全新局面。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善谋实干的奉新人正向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大步迈进。
奉新纺织,必将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