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1+2赶超式发展的助力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1076
颗粒名称: 科技1+2赶超式发展的助力器
分类号: F204
摘要: '1'是一大战略,即科技大开放战略;’2'是两大工程,即科技入园工程和科技进村工程。这是市科技局推进创新型宜春建设步伐、推动宜春赶超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科技发展 助力器

内容

'1'是一大战略,即科技大开放战略;’2'是两大工程,即科技入园工程和科技进村工程。这是市科技局推进创新型宜春建设步伐、推动宜春赶超式发展的重要举措。”7月28日,在市科技局,局长甘本新向记者如是介绍我市科技工作的“1+2”。事实上,通过推进科技“1+2”,2007年至今,该局培植了本市一大批科技项目;争取73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省高新产业重大项目等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可获经费3600多万元;吸引22家科技型企业签约落户经济开发区……科技,正在为我市实现赶超式发展助力加速。
  关键词:科技大开放内引外联[故事]在市科技局的帮扶下,甘油氯代法生产环氧氯丙烷合成工艺技术于2006年10月由我市科研人员自主研发成功。该技术具有设备投资少、资源循环利用等特点,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当年12月,该技术由市科技局组织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了把这一先进技术及时运用于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市科技局一班人把为环氧氯丙烷项目找“婆家”作为工作的当务之急。得知樟树盐化基地有此项目投产需要的氯碱地,甘本新带领相关人员连续跑了几趟樟树,找到了江西全球化工有限公司,双方一拍即合,签订了1000万元的技术转让合同。不久,市科技局再次联系,项目研发单位与香港建涛化工集团签订了1600万元的技术转让合同。
  [新闻延伸]组织重大优秀科技成果招商,向外推介宜春的高新技术及产品是市科技局实施大开放战略的一部分。市科技局还注重内引外联:引进高新技术、高科技人才,同时鼓励市内企业与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
  今年上半年,该局先后3次邀请南昌大学来宜考察洽谈联建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宜春分园等合作事宜。通过产学研联合、技工贸互动,去年以来,我市有44家企业与23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现技术对接,完成技术合作48项,受理技术合同登记31项,技术交易额达3000多万元,先后为企业引进各类科技人才45人。目前,我市工业园区科技型企业的利润普遍在30%以上,有的甚至在80%以上。
  [声音]“坐等上门,等米下锅,有了项目有了经费就拨款,至于项的进展如何则事不关己。这曾是一些人包括我对科技部门工作的印象。而现在的市科技局以务实有效的工作作风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环氧氯丙烷项目研发人江西飓风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葛亮明说。
  [启示]思路决定出路。开放度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不求所有,但求有用是市科技局实施科技大开放战略的核心思想。而这也是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良方。
  关键词:科技入园服务企业 [故事]在该局,记者看到了一本厚厚的《科技政策汇编》。“这是国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这样的政策还有很多,只是以前我们的一些企业不了解,也就谈不上重视。”甘本新告诉记者。
  前些年,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筹备公司上市一事。根据创业板中小企业上市的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科技创新方面的一些必备条件。公司通过加强与入驻经济开发区的市本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联系,积极寻求科技部门的扶持。市科技局依据国家有集政策,针对该公司有新产品、新技术的实际,从项目选择到整理材料到多媒体制作演示,再到鉴定报告的出具,都精心指导,积极帮助企业争取科技政策、科技经费的支持。
  该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项目3项,每年认定省重点新产品4个以上,列入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髙新技术企业、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为公司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终,该企业于2007年10月在深圳成功上市。
  [新闻延伸]尝到科技入园甜头的不仅仅是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启动科技入园工程,通过科技机构入园、科技项目入园、科技服务入园,科技部门及时把国家政策、科技服务送到各个企业,而企业也把需求第一时间反馈给科技部门,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正是因为科技部门主动介入,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各类科技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支持企业搞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江西恒天实业有限公司、樟树制药有限公司、青龙高科等一大批企业争取到了国家资金的扶持。目前,全市已有市本级、上高、宜丰、丰城、万载、高安、江西(樟树)中药、奉新8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入园办公。去年以来,在市科技局帮助下,园区企业46个项目列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获得科技经费3300多万元;樟树工业园被批准为省级民营科技工业园,13家企业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企业被批准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7家企业被批准为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园区企业新开发的60个产品先后被认定为省重点新产品。
  [声音]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冬英告诉记者:“其他单位申报项目是一行字或是一页纸,科技部门申报项目可是'一本书',他们的服务甚至细致到了一个数字的论证。现在我们公司的知名度更高了,企业效益也水涨船高,多亏了市科技局的科技入园工程。”[启示]企业发展主要靠什么?答案只有一个:科技。事实证明,市科技局的眼光是明智、超前的:将企业追求和市场需要与科研项目捆绑,并着力打通关节,使之成为经济发展制胜之道。
  关键词:科技进村惠泽民众 [故事]几年前,黄启爱在温汤镇搞果园开发,由于缺乏技术,虽然投入不少,收效却不明显。本该于去年结果的油桃,迟迟见不到果实,黄启爱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去年底,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特派员丁永电与她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丁永电告诉她油桃不适合在南方种植,当务之急是釆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并手把手地教她高位嫁接技术等。同时,黄启爱还参加了科技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科技咨询等活动,获益匪浅。
  [新闻延伸]去年元月,袁州区凤凰街道岐山居委会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改水工程,需要180万元资金。包村单位找到市科技局。市科技局很快组织技术人员,将市工科所和四海公司、龙腾公司自主研制的无塔供水设备运至当地安装,所有费用累计不超过6万元。受惠于科技进村工程的远不止这些。农业科技超市在全市各乡镇红红火火;结合农事需求,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遍地开花。去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农技培训班200多场,培训农民1.2万多人次,推广科技救灾技术110多项,为农村解决技术难题460多个。
  [声音]“科技进村搭建了一个科技零距离造福民众的平台,尽管担任科技特派员是义务的,但我们都心甘情愿。”丁永电笑眯眯地告诉记者。
  [启示]解放农村生产力,科技是关键。只有像市科技局推动科技进村工程那样,让农民尽快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让科技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使农民在建设新农村的征程中步子迈得更快、更稳。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建鲜
责任者
龙文平
责任者
李蓉
责任者
甘本新
相关人物
吴冬英
相关人物
丁永电
相关人物
黄启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