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工成为做大做强城市的生力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0721
颗粒名称: 让农民工成为做大做强城市的生力军
其他题名: 实施人口五年倍增计划保进城市经济发展
分类号: F241.22
摘要: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批又一批青年农民,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闯进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我市现有人口540万,其中农民占75%以上,在这75%的农民中,有将近30%外出务工,但仍有50%左右的农民希望在本地务工,这为宜春中心城区实现人口五年倍增计划提供了扎实的人口基础。那么,我市出台了哪些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相关单位和部门又有哪些举措,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日前,记者就群众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市政府副市长兼袁州区委书记, 市人口倍增计划农业工作小组组长龚细水。
关键词: 宜春市 富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内容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批又一批青年农民,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闯进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我市现有人口540万,其中农民占75%以上,在这75%的农民中,有将近30%外出务工,但仍有50%左右的农民希望在本地务工,这为宜春中心城区实现人口五年倍增计划提供了扎实的人口基础。那么,我市出台了哪些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相关单位和部门又有哪些举措,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日前,记者就群众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市政府副市长兼袁州区委书记, 市人口倍增计划农业工作小组组长龚细水。
  关键词:营造良好环境
  呆障•服务
  背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土地,或务工,或自主创业。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83万人。其中中心城区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382人,缓解了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紧张难题,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做大做强的主力军,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记者:您好!龚副市长,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人口倍增工作农业小组的目标任务是:到2011年,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的培训,吸引农民到中心城区就业不少于1万人。要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首先在于城市是否能吸引他们、愿意接纳他们,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和工作、生活保障。请问龚副市长,在这方面我市出台了哪些优惠政策?
  龚细水: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民进城务工在工资收入、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这些问题成为影响他们进城后能否稳定下来的关键因素。为鼓励、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来,我市采取了以下举措:
  落实惠农政策,鼓励农民进入中心城区务工经商并落户。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仍维持其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允许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基础上有序流转。在林业上,我市进城务工农民与在家务农农民享有同等的权益。凡在林改后山林经营权属已落实到户的林农,进城务工经商并落户的,仍维持其山林经营权不变,享受山林经营、管理、受益权益。在林权制度改革中,进城务工农民参与山林经营权分配,同等享受国家林业扶持政策,有关林业政策性补贴和补偿全部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落实到务工农民。对粮食直补资金、良种补贴资金、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等各项惠农政策也要纳入“一卡通”的发放范围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农民进城务工为由克扣、截留。凡对进城务工农民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依法予以处罚。
  维护合法权益。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要求,依法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和权益保障工作,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监控和预警制度,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完善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工伤待遇问题,确保农民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人身财产受到损害时,用工单位和相关部门应按照城镇居民标准同等对待;妥善解决农民工的医疗保险问题,积极为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工作,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医疗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基金,重点解决农民工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凡在园区或中心城区就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用人单位应为农村进城就业人员开展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按规定共同缴费;探索解决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积极做好已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的企业农民工的参保工作。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月均工资一定比例的20%缴费,如进入园区或中心城区其他企事业单位就业,单位参保的,则按单位12%、个人8%进行缴费,缴费基数不变。
  关键词:实施就业培训
  培训•对接
  背景:为提高农民素质,我市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今年上半年,共投入资金779万元,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人次23432人。三阳镇农村青年王林根在阳光工程电脑培训基地免费学习电脑技术,结业后在宜春一家公司工作。掌握了创业技能的他,于2007年9月,在中心城区开办了一家计算机配件店,走上了创业之路。
  记者:在进城务工的农民中,一些有技术人的如鱼得水,在城市中大显身手,并在城市生根落户;但也有些人因为缺乏技能而求职无门最终不得不回到农村。因此,提高农民素质,使他们在城市能就业、就好业是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之举,在这方面我市是怎样做的?
  龚细水:我市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工作,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承接、社会参与,形成资金来源、培训主体、培训方式多元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制。
  加大对农民转移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从今年起,成立了由劳动保障、财政、教育、农业、扶贫办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联席会议,统筹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在袁州区培训的农民到中心城区就业,推荐其他县市经过培训的农民到中心城区就业。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培训,发挥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社会培训机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骨干作用,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技能素质,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目前,中心城区已认定18家单位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经过培训的学员基本被聘用到用工较规范、收入较稳定、就业环境较好的二、三产业工作。据测算,经过培训的比未经过培训的农民工收入每月提高了100-400元。
  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培训实效。按照工业园区和企业的用工需要,大力推行企业、劳动者、培训机构“三位_体”的培训模式。一是定点培训。由认定的培训机构全面负责,包招生、包培训、包转移就业;二是突出订单定向培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釆取培训基地与用工企业联合办班的形式,如袁州区就业训练中心与西村镇鸿辉电子厂之间的合作就是很成功的例子。电子厂位于该镇中心,学员们大都来自周边农村,他们学习、实习在厂里,吃住在家里,农忙时节还能不耽误农事,结业以后可以直接进厂就业,同时解决了厂方招工难和农民就业难的问题;另外,他们还实行流动办班,上门服务。为降低农民的学习成本,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的学习意愿,载着教学设施,在偏远山区=市乡、金瑞镇、彬江镇霞塘村等地办起了缝纫、电脑培训班。并充分利用各乡镇劳动保障站这一机构,由各乡镇到村组组织招生,根据专业与 培训机构挂钩,由培训机构包培训、包转移就业。
  在安排培训专业上,更加实用、更加贴近生活,主要有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焊工、计算机应用、驾驶与维修、服装缝纫与加工、建筑装饰、餐饮旅游服务等专业,有利于 农民转移就业。
  关键词:畅通就业渠道
  造势•筑巢
  背景:这几年,花卉业成为了宜春中心城区行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但缺乏真正懂技术的工人,花卉业主很难聘请到满意的工人,应对这一市场需求,相关部门在选市乡 安排了两期花卉培训,每期培训50人,这些技术工人已在中心城区的园林公司就业。
  记者:今年农业小组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培训,使转移到中心城区就业的人数达到1000人。目前任务进展如何?要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关键是城市要有足够的就业岗位和通畅的就业渠道,我市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龚细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到目前 为止,中心城区已培训1485人,转移到中心城区就业的人数达到893人。
  同时,为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近几年来,我市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积极为畅通和拓宽就业渠道造势、筑巢,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
  高度重视。政府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农村富余劳动 力转移就业目标纳入当年经济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和民生工程考核体系。
  建平台。为了搞好就业安排,相关部门积极加强培训基地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开拓就业安置市场。组织开展网络、中介公司、招聘会等多种形式的推介活动,帮助培训学员做好就业安置,提高培训学员的就业安置率。目前,与市工业园区、袁州区医药工业园等的多家企业建立了用人关系。创新机制,建立“两个合同、三个台账”。相关部门引导工业园区企业与乡镇 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签订就业招聘合同,与培训机构签订就业培训合同;组织乡镇、工 业园区企业、培训机构建立劳动力资源管理台账、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管理台账、技能培训管理台账,形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机制,推动农村富余劳动 力转移就业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同时,我市出台了优惠政策,对进城创业的农村劳动者自筹资金不足的,各地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为其提供担保支持;对新增岗位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职工总数 50%以上的企业,认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基地”,按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享受最高 不超过10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贷款贴息。
  宜春经济开发区和袁州区医药工业园是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点平台,也是败引农村劳动力进城的重点区域。我市提出:到2011年,开发区内人口力争由目前的…万人增加到10万人左右,其中“农转非”2万人左右。对在工业园区创业的人员,有关部门在经营场地安排、优惠政策落实、创业资金扶持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凡外出 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可作为招商引资项目,享受本土扶持政策。
  我们相信,在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让农民工成为做大做强城市的 主カ军,实现人口倍增计划不是梦想,而是不久的现实。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龚细水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