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陨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0579
颗粒名称: 艳阳陨落
分类号: I207.6
摘要: 朱建芳所作散文《艳阳陨落》,为痛悼日棠表兄而作。
关键词: 散文 杂著

内容

今年3月22日下午,我的一位表侄打来电话,说他父亲已于当日13时零7分病逝。听到噩耗,我立即为业已远行的表兄李日棠先生祈祷:祝表兄在九泉安息,祝表兄在天堂幸福! 日棠表兄幼年丧父,全凭不到30岁就守寡的我的二姑母(他的母亲)主要靠经营一个小杂货店和种一点薄田,挑起抚养一子二女(表兄他兄床3人)的千斤重担。二姑母是个好强而又有理想的人。她本想让3个子女都读很多书,不料二姑因急病而人生中辍,她在将3个子女都艰难抚养成人之后,无法再送他们读中学大学,于是决定供唯一的儿子多读点书。加上李氏家族的帮助,日棠表兄以优异的成绩一直读到高中毕业,成了当时萍乡县下埠乡大家族一一李家有数的几个读书人之一。这为他以后一生的出色工作打下了很扎实的知日棠表兄是个很上进的人。1949年6月,他将要高中毕业时,便秘密地参加了中共地下组织。所以萍乡一解放,他便以中共地下党员的政治身份,以当时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的文化水平,以20多岁人的充沛精力,以积极踏实的工作作风,在萍乡干部队伍中很快崭露头角,不但在党委重要部门工作,而且1959年在他30岁时,就被提升为县级干部,担任了宜春地委监委办公室副主任、监察处处长等重要职务。
  日棠表兄因为出身贫苦,很早就接受了党的教育,他又时刻都牢记慈母的教导:正直做人,所以一生清廉,成为官场数十年一尘不染的“硬汉” 。他在所工作过的地方,在工作能力、' 工作作风、工作成绩、生活作风等方面,均给人留下了极好的口碑。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上世纪80年代,表兄任宜春磷肥厂党委书记时,我在萍乡老家的弟弟,介绍两个卖包装袋的外地客商来宜春,要我跟日棠表兄说说能不能请他们厂里买一点。结果因每平方包装袋双方几厘钱的价格差异,而致这笔生意没有做成。日棠表兄既不考虑自己得回扣,也没有考虑我和我弟弟两个表弟的引荐之力。我知道日棠表兄的为人之道,所以我从不埋怨他,反而很敬佩他。正是因为这样心怀坦荡,不谋私利,日棠表兄1985年升任原宜春市政府顾问,成为一位副地级干部。1990年光荣离休。
  日棠表兄十分尊敬长辈和亲友。对母亲,他孝顺至极,在家庭事务方面,他唯母命是从。为使母亲高兴,他常送母亲去萍乡的大妹家或南昌的二妹家住一段时间,但母亲在两个妹妹家长住期间的生活费他都承担。也许是心有灵犀,母亲享年79岁,他也享年79岁,母子间的默契令人惊叹!他的二祖父1950年代去世后,留下一双未成年子女。他将年仅五岁多的小姑拉扯成人,在李氏家族中至今传为佳话。对我父一一他叫大舅,他也很热情。还是上世纪60年代初,我刚到宜春专署文教处工作。有一次我很少出远门的父亲从萍乡老家来寻我,我正好出差到外县去了。我父亲找到了日棠表兄,表兄热情接待了他,还打电话到我出差的地方。待我赶回宜春,在表兄家见到了我那时已快60岁的父亲时不禁百感交集。
  至于表兄对我的关心,那更是永志难忘。962年秋天,我不小心染上了急性肠炎,当时我还未结婚,父母又不在身边,多亏表兄为我端饭送水、拿药喂药,才使我很快康复。有一段时间,表兄要我去他家吃饭,我也便把二姑母和表兄的家当成自己的家,生活了一段时间。1965年,我在宜春结婚。
  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举行简朴婚礼,我只需出30元钱买点糖果香烟在婚礼上用,其他事项都由单位操办。所以,我们双方在萍乡的亲朋都没来。当时,参加我婚礼向我表示祝福的唯一亲人就是日棠表兄。此情此景,40多年来都让我梦寐萦怀。
  日棠表兄与增晃表嫂育有4个儿子,均受过高等教育,现在都在宜春或外地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二儿子李兵已是南海舰队司令部的上校军官。这是他们夫妇教子有方的结果。
  日棠表兄是我心中的艳阳,照亮和指引着我的人生之路,给我温暖,给我力量,给我豪情。现在表兄永远地走了,我心中的艳阳陨落了。我不能再得到表兄的关心、帮助和指点了,我不能再听到表兄朗朗的笑声和铿锵话语了,心中的悲痛难以言表。但表兄的高风亮节,表兄的熠熠业绩,表兄的音容笑貌,永远活在我心中,永远激励我前行。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建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