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的脱粒技术,是用手搓,稍后则用脚踩的方法进行脱粒。我国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就是用手搓脚踩的办法使谷穗脱粒的。如云南的布朗族人把收割回来的谷穗曝晒几日,然后在地上铺一蔑笆,把晒干了的谷穗置于其上,旁栽一木桩,男女手扶木桩,双脚搓踩脱粒。西藏墨脱县门巴族则是把谷穗放在石板上脚踩手搓。云南西盟佤族所用脚踩手搓的脱粒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再稍后,人们用木棍来敲打谷穗,使之脱粒。如怒族、傈傈族、西盟佤族和门巴族等,解放前都是脚踩和棍打同时使用的。门巴族还敲打水稻。这种方法可以说是连枷脱粒的前身。怒族在收获玉米后,在地上挖一浅坑,铺上麻布毯,放上玉米穗,周围用麻布毯子围起,然后用木棍敲打。如收获量少,可放在有眼的箩筐里,围上衣服或麻布毯,用棍子来舂。这又可说是杵臼的前身了。连枷的使用已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其发明年代应当更早。
目前考古发掘中能够确认的脱粒加工农具在作品中描写过无数场风花雪月、相聚离别的作家海岩日前推出了一部“地震题材”作品《死于青春》。
《死于青春》是海岩1985年创作的一部小长篇,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描写了一对年轻人在劳改农场的抗震救灾工作中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海岩日前表示,《死于青春》描写的是他亲身经历的唐山大地震的情景,以及那个时代特殊的爱情。
对于描写发生在地震时期的一段爱情故事,海岩坦言,因为自己对那段生活很熟悉,发生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的爱情也有着它独特的动人之处,“那个时期的爱情和现在不同,我这本书写的爱情和后期作品中男女主角爱得死去活来不同。那个时代的人往往把爱情藏在心里,不像现在的年轻人爱了发个短信就告诉对方了。” 对于此次写于23年前的一部作品的再版能否得到“海岩迷”的认可,海岩笑言,希望大家能意识到这是他20多年前所写的30年前的那段经历,“其实《死于青春》是和《便衣警察》同一时期的作品,很多年轻读者可能更熟悉《永不瞑目》、《玉观音》这些作品,《死于青春》讲述的还是
一个与那个时代大背景联系很紧密的故事。” 此外,应海岩要求,作家出版社已经将《死于青春》的首版稿酬捐赠给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救灾助学行动”,用于在汶川灾区援建2间希望教室。
(朗文)是杵臼和磨盘。石磨盘是谷物去壳碎粒的工具,杵臼则兼有脱粒和去壳碎粒的功能。有些少数民族历史上甚至没有使用过石磨盘,而一直是用杵舂。最原始的就是地臼。如苦聪族人在屋角地上挖一个坑,以兽皮或旧布作垫,用木杵舂砸采集来的谷物。西盟佤族原先并没有木碓,只是在地上挖一个坑用麻布或兽皮垫上,用木棍舂打。也有用布将谷物包起来后用木棍敲打的。海南岛的黎族,解放初期还有不少人把带穗的旱稻放进木臼中,手持木杵舂打,脱粒与去壳同时进行。独龙族人和苦聪族人脱粒小米和稗子时,也是带穗舂的。继木臼之后,至少大约在7000年前出现了石杵臼。其加工谷物的工效较木杵臼要高。商周时期,石杵臼仍然是主要的加工农具。杵臼一直使用到西汉才有了突破性创造,即发明了利用杠杆原理的踏碓和利用畜力、水力驱动的畜力碓和水碓。但是手工操作的杵臼并未消失,而是长期在农村使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专门用来去壳碎粒的工具是石磨盘,原始的石磨盘只是两块大小不同的天然石块。它的使用方法应该和一些少数民族使用石磨盘的方纽约位于美国东北部哈德逊河畔,濒临大西洋,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又是国际经济、金融、艺术、传媒之都。
由曼哈顿、布鲁克林、皇后、布朗克斯和斯坦顿岛五个区组成。市区有近800万人口,其中移民占30%,来自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移民最多的城市。由此,纽约又被称为“大苹果”,寓意“好看、好吃、人人都想咬一口”之意。
曼哈顿是纽约的一颗明珠。这里最早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1626年,荷兰人以价值20多美元的珠宝骗了印第安人,买下了这个岛屿。“曼哈顿”在印第安语的意思.是“我们受骗了”,地名也就由此而来。曼哈顿是纽约的心脏腹地。这里驻设了联合国总部、160个常驻外交使团和90个外国领事馆。云集了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大银行、大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总部设在此。位于曼哈顿南部的华尔街,是美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这条长度仅540米的狭窄街道两边,设有2900多家金融和外贸机构。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与纽约齐名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如:时代广场、大都会博物馆、百老汇、中央公园、第五大道、洛克菲勒中心等。
摩天大楼是纽约的一大景观。代表建筑有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洛克菲勒中心以及世界贸易中心(2001年9月11日因恐怖袭击化为废墟)等,均有100多层,可谓高耸云霄,巍峨壮观,故纽约又有“站着的城市”之称。人在高楼底下走,感到楼太高大了,人太渺小了。特别是世界资本大本营华尔街,两边摩天大楼相连,像一条人造大峡谷,抬头只见得苍天一线。
桥梁建筑是纽约的又一大亮点。有布鲁克林大桥、华盛顿大桥等桥梁,其中布鲁克林太桥是最负盛名的大桥。这座桥于1869年由德国工程师约翰•罗布林设计,
1883年竣工,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钢材建造的桥梁,也是世界第一长的吊桥。展眼望去,一桥飞跨两岸,气势恢宏壮观,造型独具匠心。更令人称颂的是大桥的设计师约翰•罗布林和他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他们用生命和心血铸就了这座永恒的丰碑。
施工前,约翰在现场考察身负重伤,几周后便魂归哈德逊河。其子华盛顿继承父亲的遗志,又因经常深入水底而患上了潜水夫症,导致半身不遂。但他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地在病榻上精心谋划,由妻子代为现场实施督査,经过长达十五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座令人叫绝的桥梁建筑工程。每年的7月4日,是美国独立纪念日。这一天夜晚,桥面上烟花腾空起舞,夜空中彩焰竞相绽放。只见水天相连,姹紫嫣法相同。它由两块未经加工的天然石块组成,一块较大,一般长约50厘米,宽约30多厘米,厚约7厘米。另一块较小,是直径10厘米左右的椭圆形或圆形的鹅卵石。使用时,下置簸箕,大石块放在簸箕上,一端用小木墩或石头垫起,使之倾斜,人跪在簸箕前,把谷粒放在石块上,双手执鹅卵石碾磨,利用石板的倾斜度,使磨碎的谷粒自行落在簸箕上。
石磨盘的去壳和碎粒功能以后向两个方面发展。去壳功能发展为著和碾,专门用于谷物脱壳。砻的形状如石磨,亦由上下两扇组成。砻盘工作面排有密齿,用于破谷取米。砻有木砻和土砻两种。木砻用木材制成,土砻砻盘是在竹蔑或柳条编成的筐中填以黏土,并镶以竹、木齿。稻谷从上扇的孔眼中倒入,转动上扇的砻盘即可破谷而不损米。碾盛行于唐宋,并出现水碾的加工机械。继承了石磨盘碎粒功能的旋转型石磨出现于战国时期,在汉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它可将谷物磨成粉末,将小麦磨成面粉,将大豆磨成豆浆,使得中国谷物食用方式由粒食转变为面食,也促进了小麦和大豆的广泛种植。旋转型石磨一直是我国广大农村最重要的加工农具,长魅力四射的纽约畅游天下期盛行不衰。
谷物在脱粒和去壳之后,需要扬弃谷壳糠秕杂物。最原始的办法当是用手捧口吹,而后才懂得借助风力。用簸箕来簸扬可能较晚,商周时期已普遍使用,但簸箕簸扬的谷物数量有限,对堆积在晒谷场上的大量谷物就需使用如木锨、木杈之类的扬场器具。木锨类似木制的铲子,只是更为轻巧(也有用竹制成,称之为竹扬锨)。木杈是一种木制的多齿杈。庄稼收获之后,在场圃脱粒晒干,再用这些工具铲起谷物迎风掷之,借风力吹走糠秕杂物,可得净谷。后来,风车的发明,标志扬弃糠秕杂物的作业已不再仅凭手工,而是开始釆用结构较为复杂的农机具,比之箕播杈扬,“其功多倍”,是一突破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