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宫寻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9885
颗粒名称: 万寿宫寻踪
分类号: I106.6
摘要: 毛泽东在铜鼓县城桥头大沙洲检三团官兵后挥师战浏当日攻克沙旗开得胜 。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

内容

铜鼓的排埠历史上曾是有一定繁荣度的集镇那里有一条宽溪流去伐木砍竹放流下都要在这里歇 。岸边的房屋因年久变形但残存的过街长廊和临水人你想当年烟绕酒香。一排于捆扎缆绳的石头基座深深的磨痕记录曾经的如流串 。在这里显得比偏僻和安 ,新建不多。因为毛泽东曾在个所属月形湾历了他一中唯一一次捕遇险和机智 ,排埠因而非同凡响。去排埠最宏大建就是万寿宫。万寿宫原是来念晋代道翁许逊的庙 。许逊是河南人曾担任蜀郡旌县令居官清廉,减赋百姓后来官居江新建山于医治救人。据当时南昌有蛟龙为害许逊施法压,从此风调雨顺。后来“一人得鸡犬升天” 在山仙逝而去,人们为了念他修建了仙渐升格为南昌山万寿宫。在会变中,江地方视许逊为保护全国凡是有江西籍人居地方就会建有万寿宫,万寿宫也因此为江庙、江会 。在江西稍大一点的集镇, 去建有个标志性建 。毛泽东回师排埠万寿宫是在1927年9月15日。9月初毛泽东以中央派员和湖南委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到铜鼓直接指挥作为收义主力三团以修水、浏工农义勇为主团长苏先俊 。在排埠月形湾机智脱险后即往三团团所在地—铜鼓县城的萧家 。在家他召开了三团干会传 “8・7”会议精神宣布成“工农命军一军一师三团”,作了击湘东会攻沙的起义部署。11日毛泽东在铜鼓县城桥头大沙洲检三团官兵后挥师战浏当日攻克沙旗开得 。12日再接再厉又克东市。14日国民党增派两个攻打东三团受困撤到上坪,在毛泽东湖南一师同学陈锡家召开全团干会 。会审时度势决定暂时放弃攻沙后撤铜鼓并通知一团到铜鼓会合。15日三团回铜鼓排埠万寿宫。排埠万寿宫是晚清建它占地1200平方大外墙把宫室和外分割为两个世 。中布局, 整方形平 ,前后两栋楼房,前栋楼兼为戏台戏台斗抬梁屋檐翘角, 对是可以容数人天井。于料讲究在基本构很严实。按照毛泽东习惯他卧室在左厢房一照例是泥墙泥地和木板床。此时收义另外两人均已入困境。一团在军平江到东郊金坪时义前收编的黔军国团然叛变偷一团损失惨 。二团攻势凌厉洗后在12日和16日攻占醴陵和浏县城但到国民党正军优势兵力围攻失后基本溃散。义伍从开初五六千人减为1500余入,湖南委被迫取消了15日沙暴动划。在万寿宫三天三夜三团一面等待一团会合一召集群众大会宣传命。此时毛泽东洞观起义全过程对形势有了清醒的判断:在命于低潮反动军事力大大超过革命力湘赣边界群众没有充分发动情况下弱的革命军要继续攻打备严密的长沙城只会受更大损失。几天的精心思使毛泽东对义伍下一步的行动思变得清晰来。17日毛泽东率领三团开万寿宫前往文家市与其他义部队会师。此时共产国和中共中央仍然没有同意湖南委放弃原来暴动划坚持举行长沙暴动。19日在文家市仁学校召开了前委和师团主干会 。毛泽东详细分析了敌强我弱客形势坚决主张放弃攻打沙划建议部队撤到敌人治弱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保存命力再图发展。以师余洒度为代表的一方以执中央方针的名义坚持“取浏阳直攻沙”。最后于总指挥卢德支持毛泽东意会 “ 决往湘南”。在后来南撤过程中毛泽东渐形成了入宵山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清晰思 。从此,中国命入了新历 。回望万寿宫丽日下沧桑满它是收义乐沉思索的间歇, 后展开是新激扬旋律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