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汶川灾区高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9608
颗粒名称: 党旗在汶川灾区高扬
其他题名: 记宜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赴川抗震救灾临时党支部
分类号: P315.9
摘要: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宜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党总支在抗震救灾现场及时建立了抗震救灾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把抽调入川的70名特警凝聚在一起,以顽强的意志、深入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在灾区一线谱写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爱之乐章。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抗震救灾

内容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宜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党总支在抗震救灾现场及时建立了抗震救灾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把抽调入川的70名特警凝聚在一起,以顽强的意志、深入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在灾区一线谱写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爱之乐章…… 有了临时党支部,就有了战斗堡垒
  “这场战斗对于首次接受抗震救灾任务的宜春特警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宜春特警支队支队长张学勤接到救援命令后默默地说。
  5月14日凌晨,根据公安部党委紧急指令,张学勤率宜春市70名公安特警千里驰援灾区汶川。5月14日抵达都江堰后,宜春特警与来自全国其他省市的特警汇合,与来自九江、抚州的130名特警组成江西特警队,与郑州、福州、合肥等地特警和黑龙江消防官兵汇编为全国公安系统抗震救灾第二大队,奔赴本次地震的中心震区阿坝州汶川县漩口镇,执行抢救人民生命财产、救助群众、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疏通道路、抢运物资、稳定灾民情绪的任务。
  为了让队员们充分认识任务的特殊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宜春赴川特警支队一到灾区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的任务中。5月15日,宜春特警奉命长途行军前往重灾区汶川漩口镇抢险救援。70名特警每人背负45公斤物资,行军约50公里山路,一路上危险重重,余震、塌方随时可能发生,公路不断被阻断。临时党支部一面科学应对情况变化,确保大家的生命安全;一面树立大家的信心,鼓励大家迎难而上、临危不惧。在支部一班人的精心指挥下,9个多小时的行军没有一个队员掉队,没有一个队员丢失装备或丢掉食品。
  党旗在哪,特警队员就在哪
  在这次地震中,漩口镇受灾情况十分严重,特警的生活物资保障严重不足,这给抗震救灾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面对困难,临时党支部没有丝毫退缩,立即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将党旗插在抢险救灾现场……在漩口的5天中,他们分派人员24小时在各村组巡逻、救助群众,帮助群众清理倒塌房屋、抢救财产物资,做群众思想工作,稳定灾民情绪,发放救灾物资。面对倒塌的钢筋水泥,大家在工具十分简陋的情况下用手刨、用肩扛,所有队员的手和脚都起了血泡,不少队员出现腹泻、发烧,还有部分队员在挖掘废墟、搬运物资时被摔伤、划伤,但无一人叫苦叫累,全部坚持战斗在第一线。
  5月17日22时许,党员突击队队员在水田坪村巡逻时发现半山腰起火,迅速就地取材全力扑救,经过20多分钟奋战,将山火扑灭;
  5月18日凌晨2时,灾区突降暴雨,并伴随雷雨大风,特警队员自建的帐篷全部被刮倒,不少队员浑身湿透,但党员突击队数十名共产党员冒着大雨,连夜为灾民加固居住帐篷20顶,与灾民一起上演了一曲战天斗地的壮歌;
  5月18日清晨,党员突击队发现山下友谊隧道口被泥石流阻断,立即派员抢修道路,奋战两个小时后将道路打通。同一天,队员们在漩口镇圣湖小学用双手从废墟中刨出了被掩埋的100多套课桌椅以及黑板、粉笔、书包等物品,又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及时将这些学生急需的学习用品送到了两公里以外的新校址。支队70名队员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开展了捐款活动,共捐款近9000元。
  撤离漩口镇时,特警们又将自己的面包、饼干、大米、蔬菜、矿泉水等物资全部留下,送给受灾村民。水田坪村村民和圣湖小学师生代表依依不舍,将特警们一路送到都江堰,并送上了一面写有“地震无情人有情”的锦旗和感谢信。
  5月20日,队伍调到成都后,临时党支部将特警的工作重心由抢险救灾转到街面治安巡逻、看守重要目标和保持机动、处置突发事件上来,先后派出警力150余人次,24小时轮班在成都锦江区6个派出所辖区巡逻,共接警176次,协助办案38起,协助调解纠纷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
  一个个党员,就是一面面旗帜
  关键时刻,党员干部体现了强大的战斗力,为全体参战队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成为他们的主心骨。
  临时党支部书记、支队长张学勤率队伍从都江堰转移至汶川漩口镇,一路上余震不断、泥石滚落,他带头扛45公斤的背囊,行军约50公里,行走9个多小时赶到指定地点,两脚尽是血泡没有吭一声;
  副支队长彭添奎无论处于什么困难的境地,都站在一线指挥。5月19日,他冒着房屋倒塌的危险,率领队员到灾民家里,把13头猪抢救出来,为灾民搭建帐篷50多顶;
  特警支队办公室主任余克利患有颈椎、腰椎突出的疾病,但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他始终忍住剧痛,想方设法为特警搞好保障服务;作训科长刘玉坤轻伤不下火线,受伤后还继续与队员一起搭帐篷、清废墟;
  三大队大队长邓功淼是支队最年长的特警,年过半百的他对抽调进川毫无怨言,沉着指挥队伍抗震救灾…… .
  一个个党员,就是一面面旗帜。
  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给全体队员带来了无穷的力量。队员陈文平在5月19日为灾民搭建帐篷时,被铁锤砸伤,血流不止。在医院救治过程中,他还经常回来参加战斗,并为其他受伤队员带回大量急需的药品;宣传专干周云,为搞好对外宣传报道,时刻冲到ー线。为保证宣传及时,他每天都往返几十公里山路,将新闻发出,最后连鞋子都跑脱了底;
  队员聂飞荣去年十月被诊断出患上了颈椎病,没有入川前,一直都在接受康复治疗,医生一再叮嘱他不能负重,但是他毅然应命入川。工作时,他经常脸色发白,豆子大的冷汗直往外冒,但他始终一声不吭,坚持到最后;
  队员刘纯瑞是湖北人,爱人刚到宜春几天,他就被派入川。在川期间,他把对爱人的牵挂埋在心里,勇往直前,手臂摔伤了,还坚持单手为群众抢救粮食、牲口.........
  截止5月24日,宜春赴川特警共出动警力1200人次,抢救伤员23人,救助群众180余人,清理倒塌房屋300余处,清理疏通道路27处,为群众搭建帐篷150余顶,在余震中安全转移群众2000余人次,徒步运送救灾物资3吨,抓获犯罪嫌疑人1人,扑灭山火1处,为群众捐款近9000元;收到灾区和群众赠送的锦旗7面。
  在四川的12天,是与灾区人民生死相依的12天。危难时刻,70名宜春特警队员挺身而出,在一线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体现了在灾难面前压不垮、摧不毁、打不败的战斗精神,用钢铁般的意志铸就了一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王牌之师!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学勤
相关人物
彭添奎
相关人物
余克利
相关人物
邓功淼
相关人物
陈文平
相关人物
周云
相关人物
聂飞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