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路难走、群众喝不上干净水的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这真是要感谢共产党!” 近日,万载县在鹅峰乡东田村召开了一次群众评议大会。会上,农民说得最多的是饱含真情的感激话。村干部郭根贵说:“过去向老百姓集资修路,群众不答应,对干部不放心。而现在,群众主动集资修路,这说明老百姓又信任我们的党组织和干部了。” 该县曾进行了一次民意测评,群众对社会治安、城乡环境、交通条件等六个方面的满意率均达到了90%以上,对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满意率均超过97%。近年来,万载县创新党建工作做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以党建促和谐,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密切让党员感受温暖,党组织凝聚力大为增强万载县马步乡宝石村王外初,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早些年,由于和村干部有些矛盾,逐渐疏远了党组织。近两年,党组织对他嘘寒问暖,逢年过节上门慰问。党组织的关爱,让党员充分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党组织的凝聚力由此得到了极大增强。王外初如今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组织对我哩这么关心,我要一辈子跟着党走"。
近年来,万载县全力实施关爱党员生活、帮扶党员创业、团结组织优秀青年等措施,探索出了一条党员队伍可持续发展之路。该县实施“党员关爱工程”,遇有天灾人祸必访,逢年过节必访,党员去世必访。同时,对困难党员进行结对帮扶,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05年,该县还出台了《万载农村党员创业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困难党员和被评为县、乡两级以上优秀党员的,都可以给予1~10万元的信用贷款,并享受一定利率优惠。目前,全县已有330人获得了贷款扶持,贷款金额达1100多万元。
基层党员年龄老化、青年入党积极性不高、党员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是党群关系不和谐的突出表现。2006年,万载县在乡、村两级建起了“新农村青年服务中心”,中心设有活动室、阅览室等,农村青年可以在这里读书看报,了解党情,提高技能。此外,县里每年还给初、高中毕业生上党课,有意识地为基层党组织储备后备力量。中心成立以来,已发展会员近万名。去年,全县有2200多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625名青年被纳入村组后备干部。现在,全县181个村,村村都有新发展的青年党员。
让群众得到实惠,党群干群关系更和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万载县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力改进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以前我们喝的是泥沙水,县工作组下来后,专门请来专家,又投钱帮助我们解决了喝水问题,我们打心里感谢党和政府。”该县株潭镇亭下村不少农民心怀感激地说。2006年以来,该县从狠抓党员干部作风入手,每年确立一个主题,组织近干名机关党员干部,吃住在农家,开展为期一周的“五同五帮”活动,党员干部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增强致富本领、帮助找发展路子、帮助提高文明素质、帮助建强战斗堡垒;“零距离”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有效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万载县还专门设立了民意受理中心,开通了“民意直通车”,定期由县级领导带队,深入群众当中,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反映的问题,能当即答复和解决的,就当即答复解决,需要相关部门研究解决的,就及时提出意见,并下达《群众意见建议通知单》,限期办结。去年,县城食品
一条街有一段路坑坑洼洼,群众出行不便。此事反映到民意受理中心后,路面很快得到硬化,排水、排污也得了很好处理,更为可喜的是这段路如今已绿化、亮化起来了,成了县城的一个新景观。仅2007年,县民意受理中心收集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2100多条,其中当即答复或限期解决的达1900多条。由此,该县党群、干群的鱼水之情得到进一步融洽。
此外,该县还把党员干部受理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情况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对开展群众工作表现好、群众称赞的党员干部给予表扬奖励,对群众不满意、不赞成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年度内不提拔和重用。近两年来,全县有12名党员干部因受理群众意见和建议效果明显得到通报表扬,5名科级党员干部因损害群众利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而被免职或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