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声业旺人气赶超发展强园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8890
颗粒名称: 集聚声业旺人气赶超发展强园区
分类号: G212.1
摘要: 2007年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宜春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决定》,拉开了以宜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的工业强攻战序幕。5月底,记者采访了市委常委、副市长兼宜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人口倍增计划集聚产业人气工作小组组长颜赣辉。
关键词: 产业 企业 经济开发区

内容

2007年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宜春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决定》,拉开了以宜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的工业强攻战序幕。通过“决战工业园、做大市本级”,进一步推进开发区在更高层次上开放、在更高标准上开发、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使之成为宜春发展环境最优、增长速度最快、产业集聚度最高、核心竞争力最强的经济区域。数字最能见证发展的速度,今年1~4月,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2.6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8%和66.5%,其中,市本级完成工业总产值4.7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533.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156%和176%。2007年11月,宜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中心城区人口五年倍增计划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宜发〔2007〕27号文),成立了以开发区为主体责任的人口倍增计划集聚产业人气工作小组。那么,宜春经济开发区将如何落实中心城区人口五年倍增计划?人口五年倍增计划将对宜春经济开发区产生怎样的推动作用?5月底,记者采访了市委常委、副市长兼宜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人口倍增计划集聚产业人气工作小组组长颜赣辉。【背景】目前,宜春经济开发区已有入园企业191家,投产企业119家,在建企业44家。中医药与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已形成了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新型材料、纺织与服装、食品加工等三大产业正在初步形成。记者:颜副市长,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宜春经济开发区作为市本级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吸引项目落户、加快企业发展和促进产业集聚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人口五年倍增计划,开发区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请问开发区将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集聚产业提升人气?目前有哪些进展?颜赣辉:市委、市政府实施人口五年倍增计划,是形势所需、发展所求、民心所向。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是安置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发展的活水和源头。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是个“空壳”,没有发展后劲,最后会因为没有承载能力而走向衰败。所以,做强做大产业,是聚集城市人气的根本所在。最近,按照前瞻性、高标准、大手笔的原则,开发区聘请新加坡裕廊国际(苏州)有限公司制作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目前,规划已经完善出台。我们将围绕园区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医药及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四个主导产业和食品加工、新型材料、纺织服装鞋帽三个可关注在产业聚集上狠下功夫。加大针对性招商力度。围绕以上重点产业、支柱产业,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及目前国内外前100名的企业分布、企业状况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引资。转变招商方式。实行针对性的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突出产业招商,力争引进一批配套加工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去年以来,开发区对招商进行了内部改革,建立风险金制度,实行经费包干,严格奖惩;完善了招商手段,建立了招商信息平台,提高了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如去年引进汽摩配项目8个,签约资金达4.9亿元人民币,其中亿元以上大项目3家,壮大了园区汽摩配产业。今年1~4月,开发区新签约企业14户,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户。帮助已落户的企业和项目正确分析市场趋势和科技走向,鼓励这些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增资扩股,实施“二次创业”,尽快做大做强。如江西日精公司新搬迁的两条生产线将增加销售收入1.5亿元,盛富莱将浙江的总部搬迁到宜春,将增加两倍的生产能力,等等。【背景】目前,开发区用工总数达到1.82万人,并且以每季度3000人左右的速度递增。按照市委、市政府人口倍增五年计划要求,到2011年,宜春经济开发区内人口要力争由目前的3万人增加到10万人左右,其中就业人员由1万人增加到7万人左右。记者:当前,全国各地相继出现“用工荒”,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特别是招技术工难;一方面是劳动力结构性就业难,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地方的重视。随着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相继落户,宜春经济开发区在促进充分就业,加快工业园区用工对接方面有什么好的举措?颜赣辉: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优化就业环境,以良好的氛围吸引人、留住人。坚持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步的发展战略,完善产业、财政、税收、投资及收入分配政策,拓展就业岗位,引导、激励大批人才和劳动力到园区工作。营造良好就业氛围。积极督促和引导企业搞好社会保障工作,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适当提高员工待遇,完善工资支付规定;规范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管理;加强劳资双方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通过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大资金和技术扶持,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扶持发展下岗职工创业园、农民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和完善开发区创业指导中心和街道、乡镇创业指导平台,形成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跟踪服务协调运行机制,并通过多种形式,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搞好培训提高就业率。重点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园区被征地农民、城镇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按照企业用工需求与技能培训对接的原则,及时组织劳动力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实行对接培训,同时加强企业与培训机构的联系,实行订单培训,构建求职者、企业、培训机构“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迅速增加园区人气。去年,我们探索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业园区就近就地转移的机制,省政府在宜春召开现场会并向全省推广。我们将在加大招工培训力度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这一做法,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背景】我市人力资源丰富,宜春中心城有宜春学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还有一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万人;全市有人口540万,其中农民占75%以上,而这些农民,有将近30%外出务工,青壮年90%出去打工或经商。其实大部分外出打工者希望留在本地,“如果家乡经济发展了,在宜春能找到工作,哪怕少一点工资我也愿意!漂泊的滋味不好受!”在广东打工,家住袁州区柏木乡的小潘说。据调查',有50%的农民愿意在本土打工。因此,实际市情可以让本地大中专毕业的学生、农民成为做大做强工业的主要力量。记者:据了解,目前宜春经济开发区就业工人中有50%来自农村富余劳动力,30%是城镇下岗取工和其他类别的就业者,20%来自外来人口和学生就业。这一组数字说明,当地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农民和学生已经成为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的主要力量和经济开发区的中坚力量。请问,在人口五年倍增计划工作中,针对这些有效人力资源,我们有什么好的举措?颜赣辉: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建立鼓励就业的激励机制。继续抓好工业园区技工定,向培训计划,对实行订单培训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由所在用工单位给予部分学杂费补贴。落实职业介绍补贴政策,鼓励城乡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为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经其介绍成功就业的,按规定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贴。鼓励自主创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扶持对象延伸到农村劳动力,对进城创业的农村劳动者自筹资金不足的,各地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为其提供担保支持;对新增岗位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职工总数50%以上的企业,认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基地”,按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享受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贷款贴息。对在工业园区创业的人员,有关部门要在经营场地安排、优惠政策落实、创业资金筹措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亚,可作为招商引资项目,享受本土扶持政策。保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相关待遇。凡在园区或中心城区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其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凡在园区或中心城区企事业单位工作满三年并与企业续签了三年以上(含三年)劳动合同且已转为非农户口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租住廉租房。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可按个体工商户或自谋职业者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月平均工资一定比例的20%缴费。如进入园区或中心城区其他企事业单位就业,单位参保的,则按单位12%、个人8%进行缴费,缴费基数不变。【背景】目前,宜春经济开发区管辖面积84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7平方公里左右,代管金园街道,下辖八村一场。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辖内依法行使有关审批权,实行准政府管理;未经开发区允许,市直有关部门不得入园检查、收费,赋予开发区发展的高度自主权,以加快中心城区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记者:下一步,开发区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配套发展关联产业和服务业,打造一个以工为主、工商贸协调发展的工业新城、城市新区。那么,开发区将主要采取哪些举措来围绕定位实现集聚产业人气目标呢?颜赣辉:完善各项配套建设,促进开发区商气、财气提升,必须建立在开发区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必须与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考虑,统筹安排。现在有不少工业园区,白天车水马龙,晚上则是一座空城,给企业员工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了企业发展环境,对这个问题我们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已出台的开发区总体规划中,不仅明确了园区的产业定位,对城市发展、建设、管理,以及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也都作了统筹考虑和科学规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规划办事,把开发区建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人居城市。近期,我们将完成核心区约2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围绕规划,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做好景观大道工程、行政服务大楼和其他基础设施工程,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园区企业职工倒班房等;通过招商引资,加快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业、娱乐、餐饮、医疗、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二产配套能力,提高园区服务承载能力,带动商贸、流通的同步发展,完善就业结构和社会功能,促进人气、财气、商气的全面提升。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邬李云
责任者
颜赣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