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8517
颗粒名称: 健康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分类号: C913.5
摘要: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大力推广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相信,我市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每天锻炼一小时,从而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 青少年 健康

内容

新衣服?电动玩具?还是肯德基,麦当劳?每一个“六一”儿童节来临,许多家长都在为送孩子什么礼物而颇费脑筋。一份对北京和上海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査显示:
  1985年两地儿童肥胖率为1%,到2005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12.3%,高血压、髙血脂等老年人易患的疾病也早早地出现在一些孩子身上。尽管目前青少年的饮食选择比以前多了很多,而且不仅有各式各样的保健品“护航”,还有不断翻新的玩具、电脑游戏等相伴,但孩子们的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其实,在铺天盖地的电玩、衣大餐的选择中,健康快乐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三无”零食:孩子喜家长厌孩子们的零食不仅口味多,花样也层出不穷。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最受孩子欢迎的食品往往是一些“三无”产品,质量很难保证。
  “我要一袋麻辣!”“我也要!”在宜春城区一所学校边的小卖铺里,几个小学生正兴奋地选购一种零食。随后他们把麻辣的包装撕开,吃得津津有味。记者看到,印刷粗糙的塑料包装内,有大概五六串用竹签串着的暗红色的东西,仔细看才发现,原来是油炸的豆制品,包装上没有标明厂址等相关信息,也没有任何的食品标准字样。
  随后,记者拿起一种小卖铺老板极力推荐的小零食,发现里面装的其实就是普通的果脯、蜜饯一类的食品,但附赠了一套简单的纸旗牌以吸引小学生购买。这些小玩具都是用低劣的塑料制成,根本无法达到卫生部关于此类玩具“不得直接接触食品,材料必须无毒、安全、可靠”的要求。
  小卖铺的老板表示,这些食品孩子们都很喜欢,几乎每天放学都有成群结队的孩子来买。此外,学校附近的流动商贩也是孩子常常光顾的地方。当记者问及一些前来购买的小学生“是否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时,他们满不在乎地说:“没听说谁吃了这些东西生病啊。再说,这东西好吃又便宜, 我们都喜欢。”.相对于孩子们的“热情”,大多数家长都对此表示排斥。很多家长不允许孩子买小卖铺的小食品,但他们也很无奈:“没办法!不好管啊!你总不能天天守着吧!” 这些街边的不良食品对儿童健康的危害非常大,比如,使儿童身体发育异常、引发肥胖症,甚至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等。
  儿童补品:保健还是添乱以前,保健品只是瞄准老年人或病人,但现在五花八门的儿童保健品却占领了不小的市场空间。
  记者在宜春城区的几家大药店发现,药店内儿童保健品种类繁多,壮骨片、氨基酸、钙铁锌片等各种品牌的儿童保健品不下十种。药店营业员介绍,这些保健品,主要有补脑、壮骨、增强免疫力、记忆力的功效。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在药店给孩子买保健品的家长。一位髙女士表示,她所认识的一些朋友的孩子都在吃壮骨片、补铁补锌口服液之类的,如果不让自己孩子吃,万一将来在某个方面落后于人,后悔都不及了。另外一位家长则说:“那些总归是保健品,吃了就算没有效果,也不会有害处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过一项名为“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的调査,调查对象涉及长春、北京、上海、广州、兰州和成都6个城市的2617名8至13岁的儿童及其家长。有82.7%的被调査者认为保健品可替代天然食品,63.5%的儿童吃过保健品。
  保健品对孩子真那么有效吗?市人民医院儿科的胡主任认为,保健品对一些营养不良或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的孩子,确实能起到一定的调节身体健康的作用,但保健品的功用毕竟有限。一些保健品中很可能含有仿生长激素或是仿性激素,而花粉、蜂王浆、人参等的激素含量也非常高,都不适宜孩子吃。另外,现在很多保健品注明可以同时补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其实,孩子缺什么才能补什么。况且,当前市场上有些儿童保健品会夸大功效,如果没有专业入士指导,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生理机能紊乱,特别容易使孩子出现性早熟现象。
  传统游戏:失落的快乐记忆丢沙包、跳皮筋、滚铁环……曾是多少人童年快乐的记忆。但如今,这些传统游戏已越来越不为现在的孩子所知,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已渐渐成为青少年主要的娱乐项目,他们在电脑、电视机前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我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多游戏玩起来真过瘾。”一位三年级的男孩告诉记者,他平常即使不玩游戏,回家也是做作业和看电视,很少出来玩。记者询问了10名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有5名说没有时间去户外活动,3名说找不到游戏的场所;另有2名说,家长说了,室外游戏有危险,不允许独自出去玩。
  现代社会文明往往给予儿童一个独立的、封闭的个人小天地,他们生活中缺少同龄的玩伴,也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
  “孩子们的生活方式'由动到静',尤其是头脑运动取代了锻炼身体,对孩子体质造成影响是必然的。”宜春学院体育学院教师黄永天告诉记者,长期不活动会造成身体硬和笨。硬,即关节硬;笨,即动作不协调不灵活。如果不调整,不仅会使身体抵抗力差,形成偏食等不好的生活习惯,而且可能导致新陈代谢低下、肌力衰退、适应社会能力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所幸,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大力推广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相信,我市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每天锻炼一小时,从而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