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温暖叫回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7239
颗粒名称: 有一种温暖叫回访
分类号: D262.3
摘要: 万载县纪委以回访这种特殊的方式,把党组织的关心送给那些受过处分的党员干部。不仅如此,该县还通过情感回访、领导下访、部门协访、访后回访,真情服务于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在他们与组织之间架起温馨的桥梁,让那些受处分的党员干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关键词: 回访教育 干部回访

内容

“谢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又来看我!感谢组织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是组织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挽救了我的家庭,让我看到了希望。”4月24日,李生强(化名)紧紧握住万载县纪委领导的手,满含泪水地说。
  李生强原是万载县的一名科级干部,早两年前因违反财经纪律被给予留党察看处分。当时,李生强的思想包袱过重,他曾一度精神颓废,觉得在外面抬不起头,在家里又受冷落,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万载县纪委得知这一情况后,派出领导找他谈心,帮助他反思自己,吸取教训;劝他放下包袱,理清思路,发挥专长,投入工作;同时对他家属做工作,化解了家庭危机。现在,李生强不仅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而且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做得非常出色。
  ° “对于受了处分的党员干部来说,回访是一种特殊的温暖。”万载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何晓雄在接受记者釆访时说,“在回访教育中,纪委部门也得到了很多启示,给全县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近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干部申诉案件。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推动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回访一个、帮扶一个、成功一个、教育一片”。
  万载县纪委以回访这种特殊的方式,把党组织的关心送给那些受过处分的党员干部。不仅如此,该县还通过情感回访、领导下访、部门协访、访后回访,真情服务于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在他们与组织之间架起温馨的桥梁,让那些受处分的党员干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情感回访。回访组每到一处,都要和回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他们拉家常、谈感想,倾听心事、感受变化,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切实维护受处分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
  领导下访。每次回访均由县纪委副书记带队,在县纪委10个职能科室中抽调科室主任组成回访教育组,按照安排进行回访,认真了解受处分党员干部受处分期间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认真解答受处分人员提出的疑问。
  部门协访。根据回访对象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关部门领导一同回访。同时,在回访对象所在单位召开机关干部座谈会,做好回访对象所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工作,为受处分人员创造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
  访后回访。对在回访过程中了解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的,及时解决;当时不能解决的,回访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书面材料向事委常委会汇报。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后再安排人员进行回访,直到问题解决。
  据了解,该县制定了《关于对受处分党员干部进行回访教育的实施意见》,并为受处分党员干部建立回访教育档案;出台了《县纪委常委、室主任“一挂三联”工作方案》和《对受处分党员干部进行回访教育的考评办法》。这些规定,对回访教育的组织领导、实施范围、方法步骤、目标考评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确保了回访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县纪委还实施了回访教育“个十百”工程。全县每名纪检监察干部帮扶一名受处分党员干部,为其创造宽松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机关每名科室主任在回访教育过程中与10名回访对象结对帮扶,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党纪政规和县纪委相关工作举措;乡(镇、场)纪委书记则深入基层,用心听百条回访意见,让回访化成巨大的暖流,温暖受处分的党员干部。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彭望伟
责任者
辛冬妹
责任者
何晓雄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万载县纪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万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