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即家园留守不孤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6612
颗粒名称: 校园即家园留守不孤单
分类号: G647.6
摘要: 留守学生远离父母,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不仅孤单寂寞,而且缺少管理和关怀,成为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不再让爱缺失,为了让留守学生不再孤单,丰城一中在丰城市教育局的正确指导和坚强领导下,大力实施关爱行动,积极探索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总结了一套富有成效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独特方法,为留守学生构筑了一个快乐家园。
关键词: 校园生活 留守学生

内容

留守学生远离父母,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不仅孤单寂寞,而且缺少管理和关怀,成为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不再让爱缺失,为了让留守学生不再孤单,丰城一中在丰城市教育局的正确指导和坚强领导下,大力实施关爱行动,积极探索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总结了一套富有成效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独特方法,为留守学生构筑了一个快乐家园。
  建章立制为留守学生撑起一片蓝天丰城一中共有留守学生214人。学校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些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严重,特别是在心理健康、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和思想品行等方面存在障碍、缺陷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早在去年9月,丰城一中就制订了实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方案,成立了以校长朱海斌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实行关爱留守学生的“阳光工程”。
  该校首先对每位留守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了专门档案和联系卡。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委托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针对留守学生存在的“学习成绩不佳、亲情关爱不足、性格发展不健全、行为习惯不好、接受监护不力、个人安全不保、全员参与不够”等问题,该校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及代理家长,建立了谈心制度。老师经常与学生互相交流、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情况,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健康成长。
  该校先后建立健全了《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教师与留守学生谈心制度》、《关爱留守学生的应急机制》、《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考核制度》等制度,为留守学生撑起了一片蓝天。
  形成合力奏响关爱留守学生协奏曲丰城一中通过加强联系、优化环境,形成关爱留守学生之合力,奏响了关爱留守学生的协奏曲。
  学校积极加强与留守学生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向留守学生的家长公布了学校领导、班主任、长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该校通过开办家长培训学校,加强对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家长的责任意识。
  学校大力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兴建学生食堂,改造和装修好学生宿舍,既改善了就餐环境,保障了学生饮食安全,又让学生有更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使留守学生安心、舒心,也让他们远在外地的家长放心。
  学校大力加强对贫困留守学生的资助工作。
  学校对留守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学生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人文关爱构筑留守学生快乐家园虽然远离了父母的关爱,这里却有集体的温暖。丰城一中通过人文关爱,亲情关爱为留守学生构筑了一个快乐家园。该校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学校还为留守学生特别设立了健康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充分满足了他们健康活动及对课外知识的渴求。
  学校特别为留守学生设立了心理辅导室和亲情对话室。由专业的心理老师为留守学生答疑惑,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亲情对话室配备四台电脑和八部电话,留守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和电话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对话,使真情沟通无限,关爱近在咫尺,极大地弥补了留守学生的亲情缺失。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机构

丰城一中
相关机构
丰城市教育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丰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