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的空气、平坦的村道、清澈的池塘、洁净的农家小院还有村民们一张张纯朴的笑脸…… 阳春三月,当我们来到樟树市新农村建设先进试点村一大桥街道江边村的时候,眼前一幕幕汇成了一幅乡间美好的生活图景。然而,据该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会长皮文达介绍,仅仅在一年前,这个村还是一个房屋建造杂乱无章、垃圾遍地、污水横流、邻里不和的“烂村” 。
是什么让江边村发生了如此巨变?自评—荣辱感中增强自律意识窗台玻璃明亮、家具摆放整齐,地面洁净卫生……走进村民皮牛仔家里,”真干净”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赞叹。“那当然,要不怎么能评到’最清洁家庭’! ”皮牛仔指了指贴在院墙门口印有 “最清洁家庭”五个大字的红纸,自豪地说。
江边村有39户人家,村民168人。2007年3月,该村被列为江西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村民们改房、改厕积极性非常高。可是,村民随手乱扔乱倒垃圾的习惯仍旧没有改变,房前屋后的建筑垃圾堆成了小山,果皮纸屑遍地都是…… 如何才能让村民改掉陋习?2007年9月,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和挂点的街道干部经过商议,想出了一个办法:挑选5名敢管肯干、有责任心的农村妇女,组成村卫生监督评比小组,由她们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每月评出5~6户月度最清洁家庭,不仅在村务公开栏中及时公布,而且在其家门口张贴”最清洁家庭”标志。此外,
一年中累计获得月度“最清洁家庭”次数最多的前三名评为年度“最清洁家庭”。
家庭环境卫生评比活动的开展,使村民的自律意识得到了增强,形成了人人动手搞卫生,户户争当“最清洁家庭”的风气。村民何人多地方小,杂物堆得屋里屋外到处都是。开展了家庭环境卫生评比后,何三珍看到别人家纷纷评上了”最清洁家庭”,心里觉得很不好意思:“人要脸,树要皮。再不收拾好,人家看了要笑话的! ”此后,她不仅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就连家门口堆放的杂物也全部清理干净,终于在不久前评上了“最清洁家庭” 。
“最清洁家庭”评比制度的实行,使村民原有的一些卫生陋习被摒弃,勤扫地、多擦洗、不乱扔瓜皮果壳、不乱堆放杂物、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已成为村民们的自觉行为。
协作--在互助中融洽邻里关系在《江边村卫生保洁制度》中,我们看到,”最清洁家庭”的评比标准为10分,而门前屋后、水沟等室外卫生和协助搞好公共场所卫生竟占到了7分。
为什么要把重点放在室外卫生和协助搞好公共场所卫生上?原来,村里最初评选“最清洁家庭”只对室内卫生作了要求,大家搞卫生也就各顾各的,有时图方便,常常把扫出来的垃圾堆来堆去,时间一长,村里出现了不少卫生死角和 “流动”垃圾,邻里之间也常常因此相互指责,甚至发生口角。
“没想到刚刚出台的评比制度,把家庭卫生 '评'干净了,却’评'脏了公共场所,'评'出了邻里矛盾。”村新农村建设理事皮文达笑
2007年10月,该村着手完善卫生评比制度,全村分片编成了5个卫生小组,由村卫生监督评比小组5名妇女各自牵头负责。同时,对 “最清洁家庭”卫生评比的内容和标准作了完善,新增了公共卫生清扫内容,并加重了分值。每年,村里还要评选一个“最清洁卫生小组” 。
新的评比制度,激发了村民共同参与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积极性,同组的村民经常主动邀在 一起打扫村道、清运垃圾等。在共同劳动中,一些曾经闹过矛盾的村民重归于好。村民辛贤苟与邻居皮牛古曾因一点琐事吵了架,双方一直耿耿于怀。有一次,两人同时被邀在一清理沉淀池,在大伙儿的说笑声中,他俩边干边聊,相互帮助,两人很快冰释前嫌。
“邻里之间要相互照应”,“一家有难众人帮”,逐渐成了江边村人的共识与共为。
奉献--在“舍小我”中提升集体观念卫生评比制度的实行,把村民作为一个大的整体“绑”在一起。为了大伙的共同利益,不少村民甚至不个人利益。
在江边村,我们就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村民皮国如家大门正对着村口池塘。2006年,他花了 1万多元钱在塘边搭了一间猪舍,当时为图方便,直接将猪粪猪尿排到池塘里。
2007年3月, 村里动员大家把猪舍迁到村外去。听说要拆自己新建还不到一年的猪舍,皮国如一开始怎么也想不通,上门做工作的干部一次次无功而返。
然而,随着卫生监督评比机制的不断完善, 村里的环境卫生越来越好了,原本不肯拆迁猪舍的皮国如态度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刚刚建起来的猪舍要拆掉,真有点舍不得。但看到村子越变越漂亮,脏兮兮的猪舍再不迁出去,确实说不过去了。”回想起当时的情形,皮国如至今还有些不好意思。
2007年12月份,皮国如主动向街道干部提出搬迁猪舍。
”把猪舍迁到村外,我觉得划得来, 一是扩大了养殖规模,二是有利于防疫,三是大家都不用闻着臭烘烘的猪屎过日子了!”皮国如其实,涉及猪舍拆迁的不仅皮国如一家,江边村7户养猪户都自觉地拆掉自家猪舍,拆除面积达1100多平方米。在江边村,类似这样“舍小我、为大家”的事情不胜枚举。据了解,自去年3月以来,这个村投入环境整治的资金超过40万元,其中村民自筹资金占到五成以上。
同心办力,扮美家园。如今的江边村,村庄整洁了,环境变美了,生活改善了,风气好转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正一步步实。
点评:以美怡情,以德育人。江边村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顺应农民群众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通过开展卫生监督评比活动,不仅让村民得到实惠,而且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使全村上下呈现出同心同德建设美好新家园的火热场景。
江边村的实践表明: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时直接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是关键。开展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用实实在在的现实成果来影响和教育农民,不断推动农民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形成建设新农村与培育新农民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