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6346
颗粒名称: 又到清明
分类号: K892.1
摘要: 然今年的清明节在气温、气象、风景、农事等方面和往年大体相似,但在人的经历、感受和节日的过法等方面,又与往年不尽相同。这让我想起年轻时在家乡过清明节的情形了。
关键词: 清明节 清明文化

内容

今年的清明节到底和我们相逢了。虽然今年的清明节在气温、气象、风景、农事等方面和往年大体相似,但在人的经历、感受和节日的过法等方面,又与往年不尽相同。这让我想起年轻时在家乡过清明节的情形了。
  我的母亲没有多少文化,但她很熟悉一些谚语,比如交(立)春落雨到清明。这是说,立春那天如果下了雨,那么这场雨要下到清明才会停,极言了春雨之多、之久、之大。所以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江南人都有同感。因为春天雨水多,土质松软,又正逢气温上升,植物容易成活、生长,所以每到清明前的几天,我的家人和我的族人,都会很踊跃地在我们家族所居住的后山上,所拥有的各处山岭上植树造林。我记得,我们家族所生活的大约五六平方公里的范围里,不但生长着很多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樟树,而且有大片的松树林,很多人家还有小果园。这种良好的习俗,直到现在我家乡的父老乡亲还在坚持,这对于水土保持、优化生态环境很有作用。只是离家工作之后,我回家乡植树的机会不多了。
  清明节这一天,父母会安排我们去祭祖,叫“挂地”,就是带着供品(鱼肉酒饭等)和香烛,给本族的开基祖宗、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祖父的兄弟扫墓,在点燃香烛、放鞭炮、烧纸钱、鞠躬默哀之后,将坟上的杂草清除,将坟堆的四周加以维护,以示悼念,表示不忘祖宗的开基之恩和先人的创业之恩、养育之恩。到现在,又过去了几十年,我的父母已先后辞世,家乡的祭祖风俗亦然,但祭祖的日期更加灵活。3月上旬,我和老伴回老家祭祀了包括父母和祖父母在内的先人,不过祭祀的物品已与时俱进,用的是鲜花和香烛、鞭炮,而没有用鱼肉酒饭等传统供品。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绘了一幅非常可爱的江南早春图。早春已如此可爱,到清明时杂树生花、莺歌燕舞就更可爱了,所以,我念小学、中学的时候,老师常在清明节组织我们去田野、山坡、河边踏青,呼吸新鲜 .空气,体验春天的欣欣向荣,舒展身体。这真是一种美妙的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愉悦。我成为教师之后,也常组织我的学生在清明节去城郊踏青。
  啊,清明节,令人怀念,令人向往;今年的清明首次成为我国法定节日,更让人觉得多了一分亲切,多了一分庄重。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杜牧
相关人物
白居易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