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精品农业产业群助推新农村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5850
颗粒名称: 奉新精品农业产业群助推新农村建设
分类号: F303.3
摘要: 骄阳似火的七月,一场以“建设新农村,靓化我家园”为主题的活动像春风吹遍了奉新沃野,似春雨滋润着广大农民的心田。黄灿灿的玉米、鲜嫩嫩的蘑菇、毛茸茸的猕猴桃,该县通过“基地+农户”、“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走出一条区域化布局、科技化投入、标准化实施的精品农业之路,助推了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农业产业 新农村建设

内容

骄阳似火的七月,一场以“建设新农村,靓化我家园”为主题的活动像春风吹遍了奉新沃野,似春雨滋润着广大农民的心田。黄灿灿的玉米、鲜嫩嫩的蘑菇、毛茸茸的猕猴桃,该县通过“基地+农户”、“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走出一条区域化布局、科技化投入、标准化实施的精品农业之路,助推了新农村建设。
  以产业带动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该县县委书记黄百文说:“奉新是个农业大县,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通过产业化的手段,改造传统农业,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响品牌,让产业化快车搭载千家万户的农民共同富裕。”近年来,该县通过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做大基地,实施规模经营,在全县已建成优质稻、玉米、蘑菇、猕猴桃四大产业基地。从1998年起,该县把发展绿色大米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首选,先后在会埠镇、躁下镇建立AA级绿色大米原料生产基地,其生产的“碧云”牌大米先后获得了国家A级和AA级绿色大米论证,现在种植面积分别达10万亩和3000亩,成为全国最大的AA级绿色大米生产基地县,奉新大米凭借其米质优、口感好的特点,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销售网点2000多个,远销北京、上海、武汉等地;为使甜玉米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新的增长点,该县在去年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栽种优质甜玉米,今年种植面积达2200亩,比去年增加200亩,其中宋埠镇、赤田镇种植的“先甜5号”、“浙大特甜20号”,亩产可达1250公斤;蘑菇生产形势喜人,在去年10万平方米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今年新增基地面积20万平方米,基地农户全部与该县中绿食品公司签订购销合同;猕猴桃基地面积达2.5万亩,全部为“金魁”优质品种,长势好,挂果率高,今年通过农业招商,又将新建基地3000亩,现已列入省科委山江湖开发办公室立项。该县农业产业化的提升,带动了千家万户致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将达4300元,人平可增收300元。
  以创建带动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该县坚持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当作推动农村发展的根本性举措,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运行模式,着力搞好“三清三改三配套”,即清沟排水、清除路障、清理垃圾;改水、改厕、改路;基础设施配套、公用设施配套、生活设施配套。在改水方面,各地想方设法制定集中改水方案,力争衔接好县水务局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资金,现已有老基、石下、湖塘、邹家等12个试点村完成集中改水、改厕、建沼气池任务。在修路方面,总结了宋埠镇老基村包工不包料节省资金的经验,、将修路造价每平方米40多元降至24.6元,全县推广这一做法后共节省资金152万元。今年该县74个试点村共投入资金1027.6万元,改路78公里,改水1756座,改厕1366户,村庄面貌大大改观,各项产业也得到发展。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实施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奉新农民的腰包鼓了,视野宽了,观念变了。赤岸镇金家自然村有65户农户,产业发展达到户平一亩苗木、户平一亩板栗、户平两亩椪柑,还栽种了西瓜、香瓜。他们提出打造“奉新产业第一村”的奋斗目标,在互联网开设了网站,成立了产业种植协会,每年举办两次农产品交流会。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振园
责任者
春花
责任者
瑞根
责任者
晨风
责任者
黄百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宜春市奉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