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5571
颗粒名称: 让“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其他题名: 访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定明
分类号: F126
摘要: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最期盼、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入手,狠抓了“民生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就群众关心的 一系列话题,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定明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关键词: 民生工程 工程建设

内容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最期盼、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入手,狠抓了“民生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半年来,民生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如何?取得了什么成绩……就群众关心的 一系列话题,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定明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众所周知,民生工程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您能否介绍一下,半年来我市实施民生工程的总体情况、各项工作完成的情况如何?
  刘定明: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研究和细化工作措施,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具体来说做到了“四个到位”:
  一是责任明确到位。成立了由龚建华市长任组长的全市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并成立了9个专项工作小组,分别由分管副市长具体负责。各县(市、区)也都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小组。龚市长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长签订了责任状。二是政策宣传到位。全市各级通过致群众公开信、散发张贴宣传资料、开展政策咨询活动以及新闻媒体开设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实施民生工程的政策内容和具体工作,并从6月份开始每两个月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一次全市民生工程相关情况。
  三是措施配套到位。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宜春市实施民生工程建设若干政策暂行办法》及《关于积极推进宜春市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实施意见》、《宜春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也都制定了相关。政治措施
  四是资金拨付到位。全市各级都把民生工程资金列入了财政重点保障范围,在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在中足额安排了民生工程今年需增加的各项配套资金。同时,对资金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及时足额拨付。
  目前,全市民生工程实施顺利,各项工作进展良好,取得了明显成效。80%以上的工作超过了目标进度,其中有30多个指标达到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前不久,省直有关部门对1一5月全省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通报,我市大部分指标列全省前3名,其中养老保障工作在全省综合排名第二。
  记者: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是构建和谐宜春的重要渠道。当前,群众非常关心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您能否介绍一下我市这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刘定明: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安之基。大力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委、市政府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
  在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全市通过建立创业指导中心和创业指导室、成立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开展送技能下乡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大就业培训、指导力度。上半年,全市城镇职业培训人数达3.3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数达5.89万人。同时,用足用活小额贷款政策,并通过举办就业再就业招聘洽谈会、开展“送创业项目、送就业岗位”等活动,积极推动就业和再就业。截至6月底,全市共发放小额贷款6988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4万人,城镇净增就业人数3.12万人,城镇就业率达96.7%, 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51万人。
  对于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加大了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再就业援助制度。特别是对于“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通过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将“零就业家庭”全部纳入了帮扶体系,开展专项帮扶,并建立了动态管理和应急帮扶机制。目前,全市已帮扶3109名“4050”人员实现就业,扶助741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
  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我们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加快困难群体救助体系建设,全市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截至6月底,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39.6万人,参保率为67%;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56万人,参保率为52.58%。在全省较早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中: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346.09万人,参合率为87.37%;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一个月就有20多万人参加。城乡困难群体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纳入保障范围的城乡低保对象分别为11.81万人、12.04万人;纳入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人数分别为2.29万人、9.06万人;同时,加大了“三院”建设力度,对99所敬老院进行了新、改、扩建,供养条件进一步改善。
  记者:今年4月29日,我市在体育中心对中心城区首批经济适用房买受人进行了公开摇号。目前,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完善廉租房制度工作进展情况怎样?
  刘定明:“民以食为天,民以居为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民生工程众多项目中的“重头戏”。今年,全市目标是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8.8万平方米、受益家庭2258户,实现廉租住房受益家庭2112户。其中:中心城区建设经济适用住房8.8万平方米、1008套,廉租住房受益家庭826户。从目前情况看,进展比较顺利,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中心城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方面,为了让更多中低收入家庭得到实惠,我们将中心城人均年收入标准线从6584元提高到8238元,并通过政府让利,将房屋均价降为890元/平方米,这个价格还不到目前市场商品房价的一半,而且明确提出“造价不高、标准不低、质量优良、居住舒适”的要求,做到居住环境不低于中心城区普通商品住房小区标准,达到买受人不装修基本能入住的标准。自4月11日经济适用房开工建设以来,26栋房屋全部开工,已完成5.3万平方米,预计7月底大部分住房将封顶。在完善廉租房制度方面,采取了实房配租或货币补贴两种形式。年初,我们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入户调查,并从直管公房中调剂了一部分住房用于实物配租,让262户“双困家庭”住上了廉租住房。同时,对554户“双困家庭”实行了租金补贴,按照市场住房租赁价格,由政府补贴2/3、享受廉租住房家庭承担1/3。
  为确保这项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我们在确定申请家庭资格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审核公示程序,实行阳光操作,并建立了特邀群众监督员制度,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和监督电话。在4月29日举行的首批经济适用住房公开摇号暨廉租住房配租仪式上,200个家庭取得了认购资格,20个家庭取得了轮候认购资格,10户贫困户领取了廉租住房钥匙。近日,首批中签家庭将签订购房合同。8月9日,将举行第二批经济适用住房公开摇号仪式。
  记者:解决“上学难”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一直是群众比较关心的话题,今年我市全面实行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建立了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并且把这项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的一个重点来抓,目前进展情况如何?刘定明:“济学助困,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是今年全省民生工程的八个重点之一,也是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围绕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全覆盖的目标.全市各级都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明确了实施步骤及相关保障措施,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在具体操作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贫困生的认定进行张榜公示,对资金进行专户管理,并设立了举报电话,完善了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全市今年春季开学期间为65.7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6430万元学杂费,免费面达100%;免费为12.88万名学生提供教科书,免费额达486万元,免费面为19.6%;为3.34万名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补助面占寄宿生的24.2%, 补助资金达500多万元。已下达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经费690多万元,拟资助8627人,其中市本级已将95万元资助资金拨付到市直学校,拟资助1188人。同时,安排了资助考取大学的特殊困难家庭学生专项经费900多万元,已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记者:到目前为止,我市的民生工程进展比较顺利,下一步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继续抓好这项工作?刘定明:实施民生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实施民生工程的重要性,深刻理解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大领导力度和实施力度,强化工作举措,精心细心操作,加强督查问效,高标准、严要求地抓好落实。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三个力度”:
  一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实施民生工程能否真正取得成效,群众能否真正得到实惠,关键是各项政策措施、各类补助资金能否落实到户到人。我们将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在做真功、做实功、做硬功上下力气,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不折不扣地兑现,确保党的惠民政策在我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是加大督查调度力度。每个月调度一次实施民生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总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认真听取群众的反映和基层单位的意见建议,及时分析和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7月底,市政府还将抽调有关部门人员对各县(市、区)实施民生工程的情况开展一次全面督查。
  三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市政府已经决定将民生工程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综合考评体系,现在正在制定具体考评办法和奖惩措施,以促进民生工程的落实。
  总之,要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确保民生工程政策落实到位,确保资金配套到位,确保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剑
责任者
刘定明
相关人物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宜春市委常委
相关机构
宜春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