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书写教苑佳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5410
颗粒名称: 五年书写教苑佳话
其他题名: 宜丰县金穗实验学校办学轨迹探寻
分类号: G4
摘要: 2002年6月,宜丰县的教育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一所民办公助式,融小学、初中教育为一体的实验学校一一金穗实验学校挂牌成立。从此刻起,宜丰人多了一份牵挂:这所特殊体制的学校究竟会如何?是不是能和外地的一些同类学校一样,不出几年就红火起来?
关键词: 教苑佳话 金穗实验学校

内容

2002年6月,宜丰县的教育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一所民办公助式,融小学、初中教育为一体的实验学校一一金穗实验学校挂牌成立。从此刻起,宜丰人多了一份牵挂:这所特殊体制的学校究竟会如何?是不是能和外地的一些同类学校一样,不出几年就红火起来?
  五年,仅仅经历了五年!金穗学校不但让宜丰人刮目相看,而且引来了周边一些县(市)学生家长的目光,不少外地人来到金穗学校,将子女托付于此。
  五年,短短的五年!当一批批学生离开金穂,走向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时,眼光中总是饱含深情一一穗学校,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在这里学习的日日夜夜,他们感受到了太多的情谊。到了分别的时刻,如何能不心生眷恋?!
  七月如火,收获如金。7月4日下午,在又一批毕业生离开金穗,即将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时候,记者走进金穗学校,探寻其不凡的办学轨迹。
  市场理念
  立校民办公助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结合体。说其特殊,主要是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源市场这个活跃分子。
  “学生为什么选择金穗?家长凭什么把子女送到金穗来?”校长黄碧书常常这样发问,既问自己,也问学校员工。黄碧书认为,这样的发问,能让每一位员工清醒,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因为,“我们办学所面对的是市场化的体制,在市场化体制下办教育,就得有更加特殊的理念,更加突出的办学业绩。这样,我们的路才能越走越宽。”黄校长如是说。
  现实的确如此。民办公助制教育从纯公办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激烈的生源竞争。这是一种没有后援的竞争,诚如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一样。从建校开始,市场化理念就成为金穗学校管理层和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精神主导,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自己与金穗学校的荣辱紧密相连,真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占领市场的法宝是质量。金穗学校的质量源泉来自哪里?这是金穗学校领导层思之又思的问题。思之愈深,洞察愈明,办学的宗旨、办学的理念更加明确。
  一一办学宗旨:服务社会,造福家庭, 健全人格,培养能力;
  一一办学理念:教师适应学生,倡导个性发展。
  围绕宗旨与办学理念,金穗学校从领导到员工自然形成了清晰的办学思想。黄校长告诉记者:“我们学校在对待家长和学生方面,扮演的是服务者的角色,恪守的是服务法则,我们坚持把教育看成是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
  记者了解到,在金穗学校,学生的成绩并不是学校领导和员工的唯一追求,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自理能力、行为修养的比较上,金穗学校更加重视的是学生自理能力的增强,是学生行为修养的提高。一句话,金穗学校所注重的,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学生个性的张扬。他们追求的是教育的境界,而不是单纯的学生考试能得多少分。
  这样的一种追求,便是金穗学校市场理念的现实体现。
  情感元素活校
  情感教育引入金穗学校,在师生员工中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办学实践中转化成了更具影响力的教育教学行动。
  釆访中,记者与金穗学校的领导和部分班主任进行了对话一一
  “把情感倾注在学生身上,是我们办学的一大特色。”校长黄碧书说。对于教育中倾注的这种情感,黄校长视之为“信任”。他说: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是信任,学校领导信任教师,教师信任学生,学生家长信任教师、信任学校,由此形成一个以信任为纽带,共同营造和谐校园的教书育人格局。
  情感教育元素的注入,在金穗学校的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2006年进入金穗任教的吴老师,担任八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开学之初的一个月,她发现学生有很多的小毛病,时间观念不强,喜欢睡懒觉等等。如何治治学生的这些小毛病?吴老师首先从自身开始。每天,她早早地来到学校,与生活老师一道来到学生寝室,照应学生起床,与学生一道出操,然后带着学生到教室早读。下了早读,她又与学生一起到食堂,和学生一起吃饭……“一个月下来,学生的这些小毛病不见了,学习自觉,遵守纪律,我打心眼里爱他们。”吴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说话间,吴老师引着记者来到八年级二班教室。记者看到,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贴着一颗颗“心”,“心”上写着学生的奋斗目标、给家长的心里话,旁边还有“老师寄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加油吧!相信你是最棒的!" 吴老师说,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在学生和学生家长心中产生的影响很大,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
  一份信任,折射出无数的爱。在金穗学校,诸如此类奏响爱心曲的事很多。七年级二班的谢老师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她班上有一名学生,来金穗之前在宜丰县城的一所学校读书,由于父母都是搞企业的,平时没有时间照料他,结果一个学期下来,这个学生爱上了上网,还经常与人打架。父母拿他没办法。第二个学期,家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他送进金穗学校,反复说成绩怎么样无所谓,只要能把他管住就行了。进了金穗以后,谢老师发现这个学生喜欢唱歌,而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找到这个亮点之后,谢老师决定充分利用他的这一长处,把它作为改变他的动力。去年12月28日,金穗学校搞文艺晚会,谢老师推荐他做晚会主持人,自此,这个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晚会当天,家长赶到学校来观看晚会,亲眼目睹了孩子主持节目的风采,大为感动。此后,这名学生像换了个人似的,学习热情高涨,不良习惯渐渐改了。当年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总分由进校时的不足100分,上升到230多分。现在,他还担任了金穗学校的学生会副主席。
  谢老师说:“用其所长,用热情点燃学生心中的热情,教育的效果很明显。”
  六年级班主任卢老师2005年来到金穗学校,她班上有一名学生行为习惯不太好,进校之初,每天至少有3次违反班上的纪律。老师批评他,效果总是不好。有一次,卢老师发现这名学生喜欢钓鱼,常常自己做钓钩,一有时间就溜到外面去钓鱼。卢老师发现后,想了一个办法.把这个学生钓的鱼装到一个脸盆里,放在办公室,每天督促他换水。渐渐地,这名学生的注意力发生了转变,出去钓鱼的次数少了。卢老师说:“在老师们的引导下,现在这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变得好多了。”
  副校长陶志成说:“这种情感感染的不仅仅是学生,现在金穗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上上下下都充满和谐,大家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把学校当成了一个家。”
  敬业精神兴校
  金穗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封闭式管理。封闭管理一方面需要管理者高度负责,另一方面需要管理者非常敬业,真正把“以校为家”的理念付诸实践。
  负责学校教育管理的副校长张文武总结说:“金穗学校从建校到现在,五年过去了,老师的教学热情一天不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在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一切,除了因为学校领导班子团结自律和学校管理模式新之外,核心的因素就是教职员工的敬业精神。”记者在与金穗教职员工的交谈中,明显感受到他们的危机感:学生来到金穗,怎么留住他们?怎么让他们学好?留不住,学不好,就会砸了学校的牌子,我们的处境就会很艰难。由这种危机感催生的,是更加明显的责任感,由责任感催生的,就是让金穗走向兴旺的敬业精神。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这是记者在金穗学校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永不放弃”,是金穗学校追求的目标。每一个来金穗求学的学生,与其他公办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综合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些不同。教好这些学生,不辜负学生家长的期望,是金穗学校教职员工的最高目标。因此,“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与其说是他们的目标追求,不如说是他们一致的承诺。为了实现这个承诺,金穗学校的领导与教师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可能要多得多。
  九年级一班有一名学生.父母是浙江人。进校前,这名学生的生活大都由保姆照应,每次吃饭都是由保姆喂,自理能力极差。进校后,问题凸显了出来。怎么办,总不可能让保姆跟着吧?学校针对这名学生的情况,制定了一套教育引导方案,旨在帮助他养成生活自理、主动学习的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由班主任、科任老师、生活老师共同实施。为教他学会自己吃饭,生活老师不厌其烦,日复一日,一餐一餐手把手教个学期下来,这名学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但自己能照料生活,而且学习成绩上升很快,参加中考时,这名学生总分达到600多分。学生家长对此感动不已。
  校长黄碧书认为:“金穗的每一步成功,与教师的责任心是分不开的。”据了解,金穗学校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不少都成了教师为学生补习文化课和开展行为教育的时间。有的班级,为了扩大"补习”的成果,将学习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与较弱的学生结成“1+1”对子,利用课余时间和休息时间重点补习文化课,有的学生一个学期下来还不能提高,教师就制定长期补习计划,直到帮助学生得到提高为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金穗学校已走过了五年的办学历程。五年中,金穗学校师生员工用一种奋发图强、只争朝夕的精神,书写了宜丰教育史上的一页页光彩。今年中考,金穗学校学生以总平580分的成绩居宜丰县之首,连续几年书写了中考总平均分宜丰第一的佳话。
  记者感言
  采访宜丰县金穗实验学校,有一份感动难以平抑。金穂走过的五年,靠着教职员工的辛勤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拓宽了发展的空间,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实在可喜可贺!探寻金穗学校的办学特色,有一点非常突出,即教师潜心教学、热心育人,教师特别注重以德育人,在教育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上倾注了心血,这才使金穗学校的今天与众不同,这才使金穗学校的魅力与日俱增。金穗的实践表明,教育既需要真正的因材施教,更需要真正的因人施教、以德施教。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陶海林
责任者
袁晓琴
责任者
辛冬妹
责任者
黄碧书
相关人物
陶志成
相关人物
张文武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宜春市宜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