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秀婆"拆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5346
颗粒名称: "反秀婆"拆屋记
分类号: F293.33
摘要: 近日,在樟树市义成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邓家村,时不时会看见一个手抱孩子的老太太在一处房屋的拆迁现场指指点点。她就是年近七十、嗓门大又有些耳背的刘反秀,村民们都叫她“反秀婆” 。
关键词: 刘反秀 反秀婆 拆屋记

内容

近日,在樟树市义成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邓家村,时不时会看见一个手抱孩子的老太太在一处房屋的拆迁现场指指点点。她就是年近七十、嗓门大又有些耳背的刘反秀,村民们都叫她“反秀婆” 。
  “反秀婆”家的房子建在进村路中央,按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她家的房子要拆除。5月12日,镇村干部专程到她家做工作,并保证村委会会划块宅基地给她家建房,可她就是死活不同意拆。
  当晚,村民理事会决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议这件事。会上,理事长宣读了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公示了全村95%以上村民要求建设新农村的签字,通报了村民邓子良个人捐资30万元、政府争资20万元、村民自筹20万元资金建设新农村等事项,还告诉大家,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村里将实行人畜分离,以后家家都可以用上自来水,还有和城里人一样的水冲式厕所。这时,不知耳背的 “反秀婆”听懂了什么,只听她高声说:“有这么多钱,有自来水,还有水冲式厕所,我同意拆了,明天我就开始搬东西。”“反秀婆” 的事情似乎在圆满中结束了。
  第二天,镇村干部带着工程人员来到她家准备动工,可反秀婆又变了卦。她说:“这房子又不是我老太婆ー个人的,是和我三儿子共有的,还没有问过他呢。”“我一个人带着孙子,就这一间屋子,拆了我老太婆住哪里呀?东西往哪里搁呀?”人们一听,又犯难了。这时,理事会成员、老党员邓党根站出来说话了:“东西就放到我家老屋里去,人也住到我家去吧。”这边村干部又赶紧拨通了她三儿子的电话,让“反秀婆”和他通话。只见老太太一边应着,ー边点头:“哦,这是国家政策呀,我同意拆了……”一放下电话,“反秀婆”就表示她同意拆并不会再变了。
  后来得知,“反秀婆”的三儿子在外打工就是做拆迁工作,儿子向她讲清了新农村建设的道理和好处,还告诉她不要担心,政府一定会把工作做好,理事会一定会为村民着想,不会亏待哪ー 家的。终于拆屋工作可以进行了,于是有了前面的那一幕。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邓永忠
责任者
刘反秀
相关人物
邓子良
相关人物
邓党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