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无限看茭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5331
颗粒名称: 生机无限看茭湖
分类号: F303
摘要: 踏入万载县茭湖村,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有息:木姜、毛豆、优质稻等有机农作物生机盎然,让人赏心悦目;灭虫灯、有机肥、监测站等组成的有机长廊让人目不暇接……这样生机无限的景象,是茭湖乡茭湖村党支部的党员和干部身体力行,带领全村人通过近7年的努力得来的。
关键词: 茭湖村 生机无限

内容

踏入万载县茭湖村,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有息:木姜、毛豆、优质稻等有机农作物生机盎然,让人赏心悦目;灭虫灯、有机肥、监测站等组成的有机长廊让人目不暇接……这样生机无限的景象,是茭湖乡茭湖村党支部的党员和干部身体力行,带领全村人通过近7年的努力得来的。
  有机农业有了领头人几年前,茭湖村是个经济落后、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但是这里山清水秀、河水清澈、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如何促进小村庄的发展,茭湖村党支部的几个负责人颇费了一番脑筋,何不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去发展有机产业呢?有了好思路,还得群众认可才行,而只有看见成效,群众才会认可。2000年,乡、村干部一起集资十多万元引进了一批木姜种子,由乡、村、组干部种植,可是由于经验不足、技术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大量烂姜,多数人亏了本,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上万元,这样的结果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有的人甚至失去了信心。但是为了能早日摆脱困境,在村党支书钟锁宝等人不断地鼓励和劝说下,大家很快重新振作起来。
  2001年,在总结种植木姜经验的基础上,党支部负责人继续集资引种,同样还是以乡、村、组干部种植为主。皇天不负有心人,这次他们终于获得了成功,平均产量达到了1:3,多的达到1:10;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2002年、2003年村里木姜种植户都获得了可观的收入,部分村民开始主动种植有机农作物了。
  随着村里的有机农业大面积推广,茭湖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品牌和名声也越来越大,一批有机农产品龙头企业也纷纷落户万载县城。面对大好形势,他们感到必须加大有机农产品的种植规模。2004年,干部们决定按金源公司的要求种植欧洲小葱300亩,连片面积30亩以上。这时困难又摆在了他们面前,90%以上的农户怕担风险,反应冷淡。对此,钟锁宝作出耕地反租的决定,但这个决定遭到了群众的反对,有的群众甚至直接抵制。在耕地时,钟锁宝踩到了农户安在地里的木刺上,脚底被刺了6个口子,鲜血直流,受伤不轻,但他仍每天到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替农户详细计算反租的收入情况,设身处地为他们计算利益得失。他的执著终于感动了群众,反租耕地的任务很快完成。这一年租种村里土地的农户每亩获利达3000多元,起到了样板的作用。为了让更多群众获得利益,2005年、2006年,茭湖村开始确立以本村种植大户为主、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加入有机产品种植的新模式。全村群众的收入逐月增加,群众真正尝到了有机农业的甜头。
  先进理念富茭湖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茭湖村以发展有机农业为契机,使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机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村集体经济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
  2004年村委会搬入了宽敞明亮的办公楼,2006年购置了小汽车和电脑等办公用品,办公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随着有机农业的发展升级,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如交通条件、水利设施、环境卫生、通讯设施等得到了明显改善;许多优秀青年加入了党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村民矛盾纠纷逐年减少,群众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崇尚科学和文明的风气被广大村民普遍接受;形成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村民成立了有机农产品和交流种植技术的组织。
  尝到了先进理念带来的甜头,茭湖村干群的传统耕作观念被打破,干部主动请命活跃在田头地角,租地经营,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群众争相购买有机农产品种子,主动参与,跟着干部们发展有机农业。
  说到将来,村党支书钟锁宝信心百倍。他说,今后将扩大有机农产品种植和生产,大力进行养殖业和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抓好有机规模养殖,发展养牛、养羊、养兔和养鸡鸭等专业大户,以保障有机种植业的发展后劲。要朝着把茭湖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国家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江南有机食品重要产地,江西生态观光旅游胜地的“三地”目标前进。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叙景
责任者
贾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