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阁皂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4293
颗粒名称: 美哉阁皂山
分类号: I056
摘要: 阁皂山虽没有天山的巍峨、昆仑的苍莽、祁连山的险峻,但因其千年道教文化和医药源头的特殊地位,历经千载而美誉不减。一联道尽阎皂山深厚的文化底蕴。进入山门,随导游从山门左侧的羊肠小道入山至一天门,几块长条形大麻石耸立着,依然保存着原址风味。
关键词: 阁皂山 龙潭 古松

内容

从樟树市往东南方向行几十公里,便进入阁皂山境内。阁皂山虽没有天山的巍峨、昆仑的苍莽、祁连山的险峻,但因其千年道教文化和医药源头的特殊地位,历经千载而美誉不减。汽车徐行,不知不觉地过了鹅溪和楼仙桥直达阁皂山山门前。只见山门四柱飞檐翘角,中柱有联云:“道教名山,碧嶂清江钟异秀;医宗圣地,灵丹妙药萃珍奇。”一联道尽阎皂山深厚的文化底蕴。进入山门,随导游从山门左侧的羊肠小道入山至一天门,几块长条形大麻石耸立着,依然保存着原址风味。我久久伫立,仰望着,似乎想从这门后刻着的“天下第三十三福地”的一字一画中寻觅出当年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遗迹。穿过一天门,山林开始轻轻浮游着流岚,潺潺的溪水声不断飘过耳畔。一口碧潭映入眼帘,这便是投龙潭。潭沿四周怪石嶙峋,松竹苍翠,水面泛起涟漪。崎岖的道路此时变得舒缓。极目远眺,林木森森。从投龙潭拾级而上,是号称“天下第三泉”的瀑布泉,远观水花飞溅,似柳絮飞舞,如烟、如雾、如尘。瀑布上方有一宋代古遗址鸣水桥。站在鸣水桥上,四顾群峰霭霭。桥下流水淙淙,据说当年朱熹曾投笺其中,徐孺亦品啜清泉。鸣水桥不远处是梅花桥。站立在暗香浮动的梅花桥上,我们见到了十七棵高耸入云的照门松。据说,这上千年的古松是东晋丁令威初访阎皂山随手摘枝当香烛点燃而成。随行的导游付青蓉活泼多才,她娓娓动听的解说把大家的思绪引领到美丽的传说中。告别照门松,我们游碧湖,过鲤鱼洲,观情侣松,上揖仙桥,憩对弈亭,最后来到山腰的大万寿崇真宫前。据说此殿为太极仙翁葛玄入山时造,殿内供奉葛玄、张道陵及许旌阳塑像三尊。殿内有楹联云:“皂岭访灵踪,宝相庄严丹灶冷;清江流惠泽,渊源久远药都扬。”大万寿宫从岁月中走来,几历劫数,德裕大火后曾大修复。阁皂山的美,晶莹而潮湿,青翠而奇丽。置身于阁皂山宁静的怀抱中,一切烦恼,一切尘世纷争,一切想不透、说不清的郁闷全没有了,只觉得格外舒畅。尽管往事越千年,但崇真宫的雄壮犹在,阁皂山的美姿犹在,葛玄济世救民的精神更是长驻人间。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